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寿域黄扉启,祥光绛阙悬。


讴歌来六合,气色动三躔。


玉醴东华外,金茎北极前。

东来一舸横天上,御风而行无点浪。


有人野服帽高檐,宛如赤壁图中样。


举手疾声呼先生,为我心孔开聪明。

周天日月何曾住,大地山河只自磨。


不死者存人独耳,会令斧亦烂如柯。

老佛眉闲屋漏愁,残廊脚下草光浮。


谁能饥坐芦穿膝,莫问神通石点头。

梅花草屋边,好景得天然。


梦境闲为上,归途倦莫前。


无情推醉石,有分是流年。

粟瓶酒榼近多空,书友诗朋亦闲逢。


只有渔樵是知己,也嫌老似雪中松。

天地中闲浩浩歌,从他乌兔健飞过。


旁人若问功名事,笑指南柯蚁一窠。

游了南山山外山,北山下住更幽闲。


消磨永日何妨睡,受用清风不用还。

随意提携容易率,相约明朝更今日。


太白尽可诗百篇,尧夫却有四不出。

四坐诗成以成卷,醉舞者半歌者半。


薄云疏雨且早归,杜鹃自催鹤自怨。

小小杯盘共话情,兹行聊尔过浮生。


瘦吟学士如工部,楷法书来近率更。

正觉留题久岑寂,此后此意谁知得。


老僧揖入廊东头,摩挲石刻令人忆。

不到西峰为日久,一日一日一日又。


明日有约为此游,一片云山想依旧。

自分书生他未暇,物外人来偶清话。


老聃主见一字虚,庄叟寓言专是化。

萧萧四壁住残生,不学神仙不学僧。


有酒未能忘北海,种瓜且自学东陵。

天街追逐边尘乱,更点听残钟鼓院。


归舟便觉昔年非,高枕已忘前日倦。

春夏交承红与绿,岁寒三友松与竹。


我是蟾宫老桂枝,独受上天风霜足。

人世浮浮风里尘,不须更问果何因。


有时意思悠然处,流水青山便是亲。

趁溪茅舍竹篱阴,石径如蛇屈曲深。


吏卒不行烟冷处,弟兄聊说岁寒心。


床头无酒可归算,窗外有鸡留伴吟。

困来禁不住,一动亦悠然。


家事青山外,春心白发前。


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

千载风云,庆符良月先呈瑞。
旧家阴郭帝恩浓,圭衮公侯地。
不道蝉联鼎贵。

期会纷言不到诗,拙哉前计只心知。


纵当吏散庭空后,争似山行水泛时。


柳影半笼明处路,苇声轻窣暗边篱。

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


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


云回庐瀑雨,树落给园秋。

真常之道无言说,有说分明是背宗。


若向不言中会意,不劳余力备全功。

立鼎烧乾四大海,安炉炼碎五虚弥。


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儿得志时。

说妙谈玄了不通,争如默默守其中。


不偏不倚玄关透,不易方能合圣功。

千经万论讲宗风,可叹迷途见不同。


大辩高谈夸俊锐,到头终是落顽空。

三关透了达真玄,真造无为本自然。


举步便超无色界,抬头身在大罗天。

抛名弃利乐清虚,万幻诸缘尽剪除。


性海波澄舟到岸,一轮皎月出云衢。

玄关牝户道之门,辟则从乾阖则坤。


迷者忙忙推口鼻,如何本命复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