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


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


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浪翻。

军城临汉水,旌旆起春风。


远思见江草,归心看塞鸿。


野花沿古道,新叶映行宫。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惭愧多情阁皂山,去年迎我上西船。


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

泉岭诸峰太劣生,与侬争走学侬行。


苍官总上山头去,一色前驱娖翠旌。

此日登高处,千岩锦树稠。


无人嘲落帽,有客赋悲秋。


忽忽尘中老,匆匆物外游。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


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馀。


壮颜随日臧,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吴墟。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云端忽露碧孱颜,如髻如簪缥缈间。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朝市推迁不复还,暮云平野水潺潺。


山川寂寞繁华后,都邑萧条鱼鸟闲。


鹤柱千年无故老,仙棋一局换人间。

临江一嶂白云间,红绿层层锦绣班。


不作巴南天外意,何殊昭应望骊山。

沿溯石濑傍,十磴突平地。


本谓入山深,那知出山易。


旋螺结湫顶,步武一茅亭。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二妃愁思满零陵,竹上啼痕总不冰。


青鸟未陪梧野葬,文鱼空向洞庭乘。

三湘清绝是潇湘,南接苍梧九水长。


此地重华知最爱,故教埋玉九疑阳。

迟景霭悠悠,伤春南陌头。


暄风一澹荡,遐思几殷忧。


龙去空仙沼,鸾飞掩妓楼。

越邑吴封绣错分,华堂繁吹半空闻。


山峰高下抽青笋,江水东西卧白云。


菊蕊芬芳初应节,松林照耀欲迎曛。

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


光洁贮怀便弄水,翠微照眼称提壶。


浦无时节秋尤好,池有精神贵可呼。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南极星遥海气阴,有人高卧在云林。


青山合是藏收地,白发难销壮志心。


鸿雁春还无一字,鱼龙秋老几孤吟。

玉晨钟韵上清虚,画戟祥烟拱帝居。


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

春江多柳花,风起花还飞。


夕阳敛飘荡,委地相因依。


行止谅有数,蚤暮同所归。

白首飘蓬来自西,旧交南望感云泥。


周南文物犹逢汉,邺下词人久别齐。


河涨蛟龙秋怒转,雨昏乌鹊夜愁栖。

夜发济宁州,早过南望湖。


湖水渺无际,晓日金光铺。


长堤引绿蔓,延亘百里馀。

烟光蘋渚转,霁景杏园来。
流水看车度,芳尘避扇开。
花香连帐幕,草色映池台。
春还都未觉,春事不相饶。
柳拂佳人幕,花停上客镳。
易牵芳草思,难度落梅朝。
春色忽无赖,客心伤此时。
莺调传恨曲,柳挂断肠丝。
山霁眉新画,屏开镜乍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