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携书出重门,拟寄南飞翼。


书中有深情,不道长相忆。


相忆不相见,思攀芳桂枝。

凉风吹庭树,摵摵鸣未已。


中宵起彷徨,所思在君子。


君子昔言别,二月柳始青。

长林何逶迤,下荫清溪流。


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

西华绝顶远人群,还有松花结紫氛。


昨日寄来犹带雨,清晨把玩欲生云。


品题秀句惊初见,服食仙方恐未闻。

允文元祐词臣轼,劲节名章世无敌。


御前曾赐紫薇诗,袖里骊珠光的烁。


小臣谬直白玉堂,也纡皇眷摛云章。

粤从三代还,岁月过千

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


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


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

安陆玉女泉,寒流隐丛薄。


骊山华清泉,显贵颇昭焯。


二泉仙所留,暖气注潺灂。

苍璧方渐白鹿皮,琼瑶更似木瓜诗。


从来持得吟诗戒,此是愚翁破戒时。

齐有善相狗,假买取鼠者。

数年不取鼠,畜之不如舍。

相曰实良狗,志在獐麈鹿。

燕雀争善处,处在大屋下。


姁姁甚相乐,子母得相哺。


一朝灶突决,火炎屋栋燬。

昔者齐桓公,往见小臣稷。

一日凡三至,欲见且弗得。

骜爵固轻主,骜霸亦轻士。

桓公遇宁戚,饭牛中夜起。


赐之以衣冠,一说境内理。


再说为天下,桓公以师事。

墨子叹染丝,所叹一何长。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奚独染丝然,染国在所当。

荆人有遗弓,索之将奚为。


且荆人遗之,乃荆人得之。


孔子闻之曰,去其荆可耳。

唐张长史书庾开府《步虚词》、《谢客王子晋》、《衡山老人赞》,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与其所书《烟条诗》、《宛溪诗》同一笔法,颜尚书、藏真皆师之,真名迹也。
自宋以来,皆命之谢客,因中有“谢灵运王子晋赞”数字误耳。
丰考功、文待诏皆墨池董狐,亦相承袭,顾庾集自非僻书,谢客能预书庾诗耶?或疑卷尾无长史名款,然唐人书如欧、虞、褚、陆,自碑帖外,都无名款,今《汝南志》、《梦奠帖》等,历历可验。

麰麦翳菑亩,昕夕勤锄耰。


蜩鸣百葽秀,跂予望有秋。


群阴何顽冥,贻我兆庶忧。

考槃在涧谷,伐檀寘河干。


利达或忘返,处穷亦已难。


中夜起太息,取琴为尔弹。

旭日始曰旦,有鸟鸣嘐嘐。


牡出得饮啄,雌居完守巢。


幽人念兹久,尼父讵系瓠。

冬气渐闭密,百物尽零落。


中林有贞姿,粲然独先觉。


尺蠖递屈伸,天运不终剥。

日出照我屋,政见脊令飞。


鸣声甚和乐,永怀家人肥。


兄弟既相好,吾生式相依。

青青庭中树,有鸟巢其南。


户牖聊自谋,啄饮性所甘。


中野有矰弋,相戒慎勿贪。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


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


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一元播群卉,其气清以馥。


诗人竞称许,胡然于梅独。


黄宫播雷鼗,玉管动葭毂。

苍古仰闻君一语,当时岩壑顿生春。


承恩屡入九重殿,出对尝先十七人。


中使饭传诸宝器,内庭坐赐杂花茵。

壮哉沛中歌,命世之雄者。


帝王有大度,不在论风雅。


绵蕝礼乐修,采诗固无暇。

苏州韦刺史,早事武皇帝。


既蒙南宫录,复膺符竹寄。


折节就绳墨,检身勤治理。

襄阳孟浩然,五言擅时誉。


迹放羁旅间,气藉江山助。


感怀岘山作,托兴洞庭赋。

工部行在官,饥寒莫与比。


奔走盗贼中,朝夕命如寄。


一饭不忘君,危言以鸣世。

高人王右丞,辋川亦有乐。


位居尚书省,志不异丘壑。


谁言肉食鄙,而不事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