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


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鸡毬饧粥屡开筵,谈笑讴吟间管弦。


一月三回寒食会,春光应不负今年。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


我来不见隆准人,沥酒空馀庙中客。


征东同舍鸳与鸾,酒酣劝我悬征鞍。

提携到处觉身轻,楚泽秦关不计程。


只道维摩无侍者,谁知上座是同行。


青鞋白拂真相称,湘竹溪藤误得名。

处士孤怀少往还,平时一刺字多漫。


能容著帽挥谈拂,可见高人礼数宽。

我生犹及见大门,弟兄中外十七人。


两家门户甲乡党,正如颍川数孙陈。


嗈嗈鸣雁略云汉,风吹散落天一垠。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从来贵士衡。

阿奴喜气照人黄,传得新诗细作行。


可爱悬知似杨柳,忘忧复不待槟榔。


魏收已获崔昂誉,摩诘仍推相国长。

姑苏七邑总骚然,唯有吴江耐熟眠。


不向西畴较收获,神明茂宰是丰年。

阊门祖道如干舫,谁似君侯一片情。


此去吴江枫落候,好题红叶到留京。

自昔高科取俊英,布衣徒步到公卿。


庙堂今日求材切,正待诸君策治平。

陌上吹衣柳絮风,凭君莫放酒杯空。


归舟总是伤情处,一路残山剩水中。

故园归思浩无涯,更听啼鹃恼客怀。


后夜月明应有梦,先随潮水过秦淮。

江波不作河安流,春风岭海建节楼。
筹边赖有重臣在,朝廷南顾今无忧。


自从互市启海禁,一衣带水连五洲。

平生我爱陈太学,封章上数汪黄恶。


平生更爱罗江东,请讨朱三意气雄。


中原今日正多事,书生要共持清议。

细看君诗如看画,无声诗里画何如。


蟠胸秀句吐不尽,落笔因成赤鲤鱼。

派后江西出一枝,传家句法自新奇。


诸方知子善哮吼,恐是窟中狮子儿。

窜逐三危山尽头,出门入门谁与游。


归来颇复见此客,下笔论诗不肯休。

震林狮子非凡兽,脱网鲤鱼真衲僧。


宿垢消磨应已尽,竿头海底任横行。

作戈如挽百钧弩,腕力想能回万牛。


江夏当年有童子,未闻落笔写银钩。

群儿墨汁翻老鸦,尔独落纸生龙蛇。


郎罢不须频掣笔,渠今自会画江沙。

墓前苍干直能奇,勾引先生读断碑。


见说嘉禾曾有颂,平生行止不须疑。

钟离权约同烧汞,吕洞宾呼共屑琼。


便合身随笙鹤去,底须冠剑葬空茔。

不知何事伤游子,漫折闲花尽日吟。


转觉忘机是啼鸟,静依芳草说春心。

重地黎元赖抚安,眼中风景浩弥漫。


春经闾里花含笑,恩洽严慈诰已颁。


声韵玉堂深雅望,丹青麟阁永何刊。

深夜铃驰两马声,山堂燃纸续灯明。


诗评诸老舒还卷,翰染西涯瘦更清。


身外勋名随世就,眼前花样岂公荣。

一回骋望一登台,照耀郧江节龯来。


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

春风开卷便酣人,传写都台语迫真。


汉水未须催画舫,沙鸥应亦识名臣。


流移总道郧阳好,节镇容知抚治仁。

离别在须臾,置酒宴所欢。


借问此何时,萋萋春草繁。


江蓠生幽渚,山樱发欲然。

有弟辞我去,明日隔风烟。
茭青岭头云,忆别二十年。
上有古峰峦,下有深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