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流浪转增剧,吾生何处归。
惯喧南郭籁,难息汉阴机。
云懒终衣岫,风勤偶掩扉。
有客乘风去,烦君寄语归。
把书犹对坐,二妙实同机。
江草烟薰岸,蹊梅月带扉。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暮山如淡复如浓,烟拂山前一两重。


山背更将霞万疋,生红锦障裹青峰。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


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

苍黄缘鸟道,峰胁见楼台。


柽桂香皆滴,烟霞湿不开。


僧高眉半白,山老石多摧。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金庭霞标云半中,岩扉涧户凌太空。


飘飘灵气际浮景,蝉蜕万物乘高风。


吾君当天坐环极,物色异人方侧席。

江白潮已来,山黑月未出。


树杪一灯明,云房人独宿。


近水星动摇,河汉下垂屋。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应真飞锡游行处,峭壁危峰跨石桥。


便欲远寻方广寺,却疑图上有嘉招。

往年曾读兴公赋,颇爱天台擅美名。


数幅生绡传貌得,恍如陆地到蓬瀛。

赤城霞气映层标,华顶遥临见石桥。


更到谢公登览处,泉声山影晚萧萧。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揽垂杨细折。
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
文茵带雕轭。

小隐琼台布水边,独披金诰味重玄。


晨凫化舄趋轩室,秋鹭翻涛逐楚船。


养鹤七年知善舞,种芝三秀旧成田。

游子悲秋梦故里,马头一掉北风起。


浩波霜下伏蛟龙,绝岭林深藏虎兕。


中原闻说有狂才,驾舫高歌呼酒杯。

沉沦不解叹风尘,攀鼎含情侍从臣。


巳分浮家称钓客,那将慧业厕文人。


玉杯繁露书多逸,石室阳秋例更新。

素衣端合避京尘,留滞繇来说史臣。


敢赋湘累愁帝子,但吟篱菊比皇人。


钟山猿鹤寻盟晚,泽国莼鲈发兴新。

东朝联事步清尘,牢落灵光亦主臣。


奉诏偶然因旧学,趋班直讶著陈人。


纷纶津邸宾僚盛,詄荡天门羽翼新。

驱车宛叶逐游尘,春出秋归似雁臣。


闻道晚来差丧我,论才少且不如人。


石渠书拟雠同异,金屋恩须问故新。

龙山犹隐远烟中,一入兰江路易通。


勒马石桥看落日,读碑棠荫忆先公。


孤城似画还依旧,流水无情尽向东。

明时无日不从容,三月清游在醉中。


晚岫远当云际碧,野花争近马前红。


虽非奉使河源上,犹及题诗浙水东。

黄石峰头驻彩旃,蓬蒿三径扫寒烟。


他年别梦金闺迥,此日秋声玉树偏。


幸有卿云能捧日,不须杞国浪忧天。

露白枫林菊有华,转从寒水望蒹葭。


千秋共会呼嵩礼,九月初回上汉槎。


箧里明珠来照夜,帆前紫气过成霞。

晨兴理轻策,扪萝登嶕峣。


荒榛隐烟雾,绝巘摩穹霄。


泉声洒飞瀑,山容建霞标。

不逐蒲轮至,惟寻蕙帐还。


冥鸿思物外,辽鹤别人间。


心与冠缨远,身将日月闲。

月照秋尘三丈飞,破囊携药下黄池。


仙家不数人间事,瀑布桥边忆看棋。

林吹绕横塘,山亭挹众芳。
琴尊延胜引,环佩集仙郎。
高咏挥琼麈,飞泉激羽觞。
歌罢骊驹日已西,白门回首意含悽。
尊前明月孤鸿暮,雪里梅花万树低。
沧海波恬鸥鹭稳,碧梧春老凤凰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