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具美生名世,熙工职代天。
规模在台阁,风采著藩宣。
大议方尊老,清时遽丧贤。
高燕初陪听拊髀,清谭仍许奉挥犀。
自知伯起难逋峭,不比淳于善滑稽。
舞奏未终花十八,酒行先困玉东西。
龙江雪霁新蜍垂,倾都祖饯问送谁。
行路曰嗟嗟信宿,信宿衮衣心伤悲。
初自公来秉留宪,大法小廉墨吏遁。
上卿居接帝城东,绮席晨开映杏红。
总为门阑添喜色,况多冠佩集芳丛。
休论梅蕊分春早,合拟葵心向日中。
五十年前发未韬,宫墙初共试蓝袍。
潮生熊海鱼龙戏,云覆马山松柏高。
剑佩屡回千里梦,江湖空叹一身劳。
南国司徒未白头,乞身先道五宜休。
丹霞家近初尝橘,黄阙天高独上楼。
乡里儿童知旧德,恩荣终始贲山丘。
几见文章多逸气,欲从赤帜委降心。
季鹰在日情偏放,若水还家岁未侵。
月下酒杯长吊古,花边衣屦稍宜今。
暮鸦巢树定,春望正漫漫。
月夜地曹静,风郊天仗寒。
万年周社稷,百辟汉衣冠。
奉天承帝戒,东省肃斋居。
竹荫春阶月,灯明夜榻书。
天风传禁漏,郊露湿銮舆。
瞻拜司徒入社来,清高遗像肖灵台。
莫嫌香火缘今断,血食绵长万本梅。
梦绕山塘情漫漫。
有词仙伴。
商量字字炼兼金。
刻意吟愁都哽咽。
伴楼头月。
构思常自拥寒衾。
天下中庸德,人伦正始风。
立朝周鼎重,当代禹门崇。
注意深黄阁,收神杳碧嵩。
卤簿指西州,都人助绋讴。
白鸡亡谢傅,黄石葬留侯。
雾薄旌铭惨,风长骑吹愁。
凤德衰何早,蛇年谶有开。
敛衣班上衮,悯册贲中台。
缘鹄空存饰,骑箕不下来。
门盛三鳣讲,书追两马修。
朝评尊月旦,王法正春秋。
革履声长绝,缁衣咏独留。
三陟赞枢钧,歼良昧上旻。
几传分相史,终未立家臣。
卫武徒虚语,巫咸不可询。
司徒墓,荒冢累累不知数。
草中翁仲无复存,垄上牛羊自来去。
想见当时百万松,佳城在处郁葱葱。
漕府楼船锦缆浮,玺书重召汉萧侯。
金堤盛夏飞刍拥,玉节芳春露冕游。
八座云霄元北极,两朝舟楫自中流。
旌旄拂曙过江津,淮海苍生望后尘。
少府于今裨国计,司徒端为教人伦。
白头自恋垂衣主,紫禁偏思曳履臣。
司徒庙前四老柏,枝化虬龙根化石。
千年灵物卧深山,风雨雷霆劫不拔。
一株清而臞,便便硕腹如醇儒。
仗引绛驺中执法,镜悬清鉴大司徒。
当今天子尊元老,自昔诸侯祖二疏。
腊尽挂冠辞北阙,春来供帐出东都。
春事无因挽客车,劳劳国计有声誉。
边臣已谓穷输转,圣主犹能薄羡馀。
万室依稀□□□,□□□□见新畬。
才瞻棨戟下炎荒,又促公车入帝乡。
画省含香新宠渥,金亭飞舄旧循良。
延津剑拂秋霜肃,南海珠悬夜月光。
锡命周常伯,辞荣汉大夫。
津门先握节,户贰遂悬符。
兵饷权交巨,风霜塞更逾。
毕公厘保巳多年,节钺高开天府边。
飞挽津门饶转运,灌输留后复流泉。
筹先借箸归黔饷,蠹剔侵渔弼仔肩。
烜赫中朝望,畴庸版部光。
清风还栗里,懋绩着旗常。
龙峡飞泉碧,橦山古木苍。
丝纶许身乞,冠盖出皇州。
总宪无双月,司农才一秋。
徙薪深国计,积粟为军筹。
留计欣闻曳履声,莼鲈忽起故园情。
冰心一片风顽懦,姱节千寻动圣明。
岱岳峰高秋月朗,淄城雨过暮云横。
不独称佳丽,河山王气存。
司徒分国计,端笏俨都门。
宇内勋名满,江南制节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