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向来岁月雪萤边,老去生涯井臼前。


举孝廉科非复古,给灵寿杖定何年。


空蟠万卷终无用,专巧三场恐未然。

每抱怀中玉雪如,吴霜不觉点虬须。


生三槐裔皆当贵,为六梅孙莫太臞。


抹黛村眉惭丑怪,约黄宫额费妆涂。

出香影外别商量,尽撷菁英发秘藏。


难把微酸谐众口,只消一白赛宫妆。


却疑彼相调金鼎,未召斯人试玉堂。

贫儿篱下看花窠,曾见千株玉雪么。


画得诗禅三昧少,诗如无住一联多。


过时结实心犹苦,从古调羹味在和。

方扃北户逃生客,忽折南枝寄病翁。


雪里骑驴非俗格,茶边放鹤有家风。


写真影过于形好,凿窍香来与鼻通。

盘屈高才入短章,卷中字字挟冰霜。


直探宝藏珠盈掬,倒泻金茎露浣肠。


铁笛一枝横夜月,水沉三舍避天香。

字字追还水部公,篇篇压倒后村翁。


可怜和靖拘香影,更笑花光著色空。


自许铁心坚晚节,渠能粉面向春风。

诗至中山不可加,直将幽澹扫秾华。


宁依处士坟前竹,不爱都人担上花。


老子骚魂常住世,郎君吟笔又名家。

四月池边见拒霜,园丁惊问此何祥。


花如云锦翻新样,叶似宫袍染御香。


病不能陪花酒伴,诗犹堪噪鼓旗傍。

一色双葩费剪裁,固知造物巧胚胎。


机云乍自吴中出,坡颍初从蜀道来。


佳谶似因先辈设,瑞苞不为老人开。

乌孙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


握手枕宿穹庐室,马上割飞翳螉塞。


执之魍魉谁能前,气凛清风沙漠边。

压枝高下锦,攒蕊浅深霞。


叠彩晞阳媚,鲜葩照露斜。

修修稍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不枝惟叶茂,无干信中空。


所以免摧折,为依君子风。

纤茎寒始密,秀叶晚逾滋。


芳意君须识,群葩摇落时。

有名见郑风,今赏异畴日。


采花当采根,可能治民疾。

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


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

红白相嗣繁,色纯香亦浅。


相对庭户间,俗尚焉能免。

移植自西南,色浅无媚质。


不竞灼灼花,而效离离实。

江蓠生古砌,花每落禅床。


嘉客未采掇,空门自馨香。


名因诗目见,色对道心忘。

楼名白雪因词胜,千古江山春雨馀。


宋玉遗踪两苍石,莫愁居处一荒墟。


风横烟艇客呼渡,水落沙洲人网鱼。

寻常难淡泊,况复值兹辰。


山水留吾辈,灯花媚别人。


言归城市去,似别武陵春。

鹦鹉由来只翠衿,中央正色见于今。


将悬半映初生柳,欲绣全宜细缕金。


教言一一闻清禁,衔果时时摘上林。

西陇灵禽翡翠妆,稀闻正色染黄裳。


自谈玉殿非关学,却照金笼别有光。


饮啄定应歌帝力,生成何幸禀中央。

合殿风和碧柳丝,嘉禽色占锦纹奇。


兼呈五德灵鸡绶,倒挂孤桐小凤仪。


无数天机临谱绣,有时人语出花枝。

白燕往时呈翰苑,锦鹦今日贡宸居。


万年枝上栖偏丽,百鸟图中态未如。


豢养固知天意在,语言长得圣颜舒。

结庐须种木,乐饥须种谷。
种木十年能几长,种谷眼前无乃速。


人生安得俟河清,谁能忍饥百年待德成。

平生长笑韩潮州,欲持谠议回冕旒。


读书城南晚所赋,无乃不为韩符谋。


人间达官可力取,钓名但以诗为钩。

昔人品淄渑,惠山压东南。


谁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


初不劳箨龙,漫山走嵌岩。

为贫作漫仕,未必胜陆沈。


冠缨日羁縻,鬓发空侵寻。


昔为云出岫,今作鸟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