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渟渟岩下泓,澄碧落梧影。


寒瑶披清飙,残月照濎濙。


俯渊测浮云,流日荡苕颖。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粗,马毛厚密牛毛疏。


粗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古城踏成谷,不见人马踪。


古人岂不行,旧迹岂不重。


从何求故步,往返自憧憧。

暖红篝,月轮斜挂妆楼。
恰雅称、香闺心性,下阶小试莲钩。
好风筛、窗纱影碎,凉露浸、簟縠纹流。

浮云雨后自纵横,不待风收放晓晴。


百计花期成谩与,一年春色过清明。


谁家钻燧罢藏火,何处吹箫犹卖饧。

我性昧章律,举世嗤其迂。


奈何耻深刻,终恋诗与书。


往年旅江县,县小烦追胥。

何来周昉,偷出深闺一罅。
除绣帖针床儿女事,都阁起、莫侵笔架。
月冷花慵春漏永,冷落煞、一枝低亚。
今日。
非昔。
向妆台畔,耐卿小立。
金相玉质素心降,每见令人折幔幢。
亦有荐扬当使传,若为淹泊只侯邦。
款门心讶三医谒,藏壑舟惊半夜扛。
东斋嫡子巽岩孙,酝酿诗书气味醇。
桃李七州春不尽,松筠一节晚弥新。
恤章峻直宁王宝,治行高推汉吏循。
平生知旧一李友,别后长关白板扉。
偶有客来孤鹤起,也无人觉小舟归。
尽渠俗子频相恼,只恐仙禽未肯飞。
伯子尧夫豪杰人,四时佳致四时春。
静能观动一机活,会复乘元千古淳。
造物生生还化化,世情故故又新新。
毅斋大老除新绶,名节尤偏无所尊。
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汁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
橘园亭畔市多尘,曲院桥边境转清。
山色湖光精舍敞,笔床茶灶钓船轻。
奈何一字不堪煮,且与三贤相并行。
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
祭酒先生甘隐遁,燃藜太乙忽飞来。
胸中礧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
麦田日日起黄埃,官长忧民意不开。
底是山灵多妩媚,故驱风雨过江来。
五福几人全。
我见君侯得处偏。
素著蔼然乡曲誉,喧传。
认霜绡。
烟丝粉晕轻飘。
隐隐见、云开花弄,一轮明月堆高。
并刀射日霜华起,谁剪沧溟半边水。
千年冷浸西南天,琉璃万顷清无底。
瑶阶玉殿圣母家,春阳走碎油壁车。
平生敬爱人,经月不一面。
出处各有道,淡泊终所愿。
避喧繁台寺,稍息奔走贱。
白云深处郁孤台,一卷青囊一酒杯。
天在掌中旋日月,龙从足下起风雷。
自知有分三公贵,未必何时万乘来。
萧条门巷陋于颜,老去青春仅得闲。
心画传家无计策,手谈留客谩机关。
静思往事千年上,俯叹劳生一梦间。
常怜避俗翁,寄傲谢簪绂。
三径竹虽存,苦乏杯中物。
采采黄金英,篱边空伫立。
廉纤花雨送残春,不出书楼动数旬。
闲梦有鱼占乐岁,瘦形如鹤耐清贫。
漏欺白屋添苔晕,泽浊青林长树身。
三月烟花,二分明月,香车陌上如流。
变来今日,犀甲带吴钩。
何日王师雨洗,长驱入、迅扫貔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