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为陈无垢作,希夷之孙貌若仙,卧云不出动十年。
挥毫自比荆李辈,旧藏卷轴皆精传。
王维此图更幽绝,漫空积雪愁云天。
太华峰,古名岳,元气扶舆兆磅礴。
根盘西极嵩岱尊,万丈苍崖倚寥廓。
斜倾半月指掌明,侧挂银河碧空落。
山幽幽,水悠悠,乔林落落依崇丘。
夕阳在地凫鹥散,二三归客呼行舟。
清霜被野晚风急,白露带袂寒江流。
缑岭仙人,结屋琼林东。
巢云道者,为写百尺之长松。
见山堂前荫高盖,根盘铁石枝虬龙。
昔与奉常辈,丹青耽妙年。
披图且览句,抚慨心茫然。
壶仙胸宇丹青府,燕赵归来隘吴楚。
空山积雪动千尺,太白嵯峨遽今昔。
墨图尤儗辋川庄,价重南金世珍惜。
袁安高卧惯深扃,孟嘉独蹇馀空迹。
春江涨流夜喧作,霖雨如膏滞山郭。
新图坐阅类经行,金彩湖山肆游乐。
谁家门巷柳烟丛,别渚舟帆花雾幕。
画中五代俱匠师,荆关董李称绝奇。
河阳昔居秘阁内,神宗眷遇重一时。
手图屏障遍宫府,古来签轴不足数。
天晴而雨断兮,作苍梧九疑之高。
秋风行而川怒兮,泄潇湘洞庭之奔流。
树不知名兮山抱复岭,沙不计程兮水趋它洲。
诗翁衔袖出清诗,醉墨淋漓惊乍写。
明珠炯炯照户牖,恍疑骊龙睡遗者。
弥明高唱诗云云,此翁一扫如飞蚊。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江有阻兮路有岐,时将迫兮来何迟。
子弗渡兮我心悲,既渡子兮我何以剑为,吁嗟行兮子毋我疑。
繄谁画此百牛图?绢素淋漓悬雨壁。
摩挲细认角头奇,无乃戴嵩留宦墨。
牧童骑策过前村,春树阴阴春草碧。
山有麓兮水有麋,石礌礌兮彼渔之。
矶水有麋兮山有麓,树翳翳兮彼樵之。
谷波极目兮双帆暮飞,我怀伊人兮渺不知其所之。
远山如涌波,近山如积石。
远近千万山,峥嵘起寒碧。
赤甲白盐江影空,青天芙蓉五老峰。
宋之洛社唐香山,清风长在天地间。
元丰遗像十三子,千古勋名问青史。
西都回首但青山,五百馀年那有此。
长江无声动吹万,月上东山度河汉。
东坡词赋思千秋,客吹洞箫如发难。
兴亡有恨客心苦,不独曹吴堪扼腕。
近来善学孟端画,眼中吾许张临湘。
临湘病后作此幅,树色惨淡山苍苍。
水北山人好事者,要我题诗惠泉下。
国之元老太原公,立朝鲠鲠持清忠。
作堂晋水近十载,但见歌颂传儿童。
祝公何言再入相,更期寿在乔松上。
易君不费三日工,青山移向晴窗中。
猩猩毛枯鲛血死,河汉月黑垂长虹。
盘山磊落千万峰,豸峰耸快称厥雄。
十日画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迹。
自从少陵为此言,词人诵之常啧啧。
吾观李老《石梁图》,挥毫落纸成顷刻。
南山舞空趋翔鸾,北山人立如啼猿。
长流东来贯其腹,谓是浙水屈曲万丈之上源。
大鱼奔腾鳍鬣焦,小鱼委靡随江潮。
乌君之山从西来,拔地万仞青崔嵬。
划然磅礴下江浒,云麓隐隐栖楼台。
上有飞萝罥挂古乔木,下有沧浪万顷青如苔。
离骚之国几千里,十幅蒲帆顺风驶。
顺风犹须两月程,伊谁移来堕书几。
张君墨妙游戏尔,乱峰因君接天起。
莫公画鹰如扫字,颠倒貌出天然似。
侧目睢盱怕杀人,利爪生拿树枝死。
朔风萧萧吹石林,寒天鸟雀寂无音。
云山万叠深复深,山根碧涧清人心。
幽人长夏忽来此,避暑坐爱苍松阴。
坐来睡渴目双瞑,谁计斜阳在东岭。
齐桓有国东海头,贤声藉藉闻诸侯。
会盟歃血霸中土,能以大义尊宗周。
当时左右赖良弼,弓旌不惜频招求。
泰山雄跨齐鲁东,自古以来称岱宗。
造化钟神插天表,文人日观罗诸峰。
氤氲元气互吞吐,时见层云生荡胸。
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
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
朱侯有隐居,乃在宜春间。
东游久未已,浩荡忘其还。
山川神气具在眼,穷幽赜隐知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