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不见九江之地匡庐山,山人匡俗庐其间。
往时曾读支昙赋,梦想神游不可攀。


又不见东林梵宇金银寺,莲社松门清且丽。

君不见鲁阳挥戈回白日,又不见耿恭拜井飞泉出。


精诚自古格皇天,如响应声非异术。
长江鲤鱼龙伯臣,三十六鳞红锦匀。

读堂中之书兮,以致子之眠。
饮堂中之酒兮,以休子之言。


是非杂然于子之耳兮,付庭中之叹蚓,与夫木上之鸣蝉。

君家东皋枕山麓,百顷流泉浸花竹。


石田书画数百卷,酷嗜平生手藏录。


隐囊麈尾寄萧斋,鸿鹄高飞鹰隼猜。

结茆近城市,不闻车马声。
一登丘公堂,恍然遗世情。


堂中何所见,金石一千卷。

丈夫非仙人,毛女亦高士。
相携向白云,欲学采薇子。


天生两洞如鸳鸯,西临太华东首阳。

君不见罗浮秀出朱明天,璇台万仞阊阖连。
石桥如丝横绝顶,往来者谁皆飞仙。


我年十五芙蓉妍,麻姑携手相缠绵。

高梧动凉吹,月色如新磨。


吾侪冰雪胸,如此良夜何。


二客信不凡,一局欲烂柯。

君不见练川朱生称绝能,昆刀善刻琅玕青。
仙翁对弈辨毫发,美人徙倚何娉婷。


石壁巉岩入烟雾,涧水松风似可听。

汉朝名臣有傅伯,谏诤由来犯颜色。
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


石渠昨者承明直,虎符今为二千石。

补溪有草堂,乃在虞山之东四十里。


宋室遗民顾隐君,读书求志居于此。


裔孙奕叶起甲第,手植芙蓉遍溪水。

先生昔随玄豹住,丹壑冥蒙日烟雾。
先生今与赤龙飞,南望碧山空翠微。


茅堂苍苍云气入,囊琴锁户阴阴湿。

东山有草堂,缥缈云峤孤。
前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时此堂居,麋鹿熊豕当窗趋。

恍接神人下紫鸾,曾攀福地住仙坛。


一襟犹带千岩气,飘落尊前作夜寒。

十树秾桃压鬓才,似花人费蝶儿猜。


看看写影春灯底,飞满歌声水上台。

吾闻上古上寿万八千,中古一百六十年。
而今上寿称百岁,万一有之号人瑞。


宇宙之气将无同,今何为啬古何丰。

绣川朱家孝节堂,经营乃在双峰旁。
堂上种萱红且芳,堂前种竹琅玕长。


有妇有妇清且扬,升堂何以娱姑嫜。

柏舟不作共姜死,夏侯令女今则已。


古来贞德苦不多,落落晨星照经史。


请谈应女生花溪,自小端肃闻深闺。

迩来为父雪雠耻,闻者击节清霜飞。


秋风萧萧木叶落,秋日皛皛行云薄。


区区俗子不到门,自对青山倚高阁。

草堂宛在淮之阳,周除万顷清湖光。
先人结庐深山中,布衣蔬食一亩宫。
青山层叠列画障,绿树槎枒映帘栊。
门迎流水蓼花湾,牧唱樵歌竞往还。
痴云压陇如坚城,猛风击破如雄兵。
寒溪古洞收不彻,有如奔车白旆归空营。
林稍划划露微碧,玉匣渐见青铜精。
谢先生有好奇癖,避喧诛茆向绝壁。
堂成自署小东山,希风乃祖老安石。
堂前秫田类泉明,堂后橘园如李衡。
古堂遗址经几世,赵宋之南兹扁传。
于乎岳公三大字,蛟龙岌嶪风雷缠。
忆昔湖寇始干纪,洞庭波立鳣鲸起。
灵台仙郎□石流,望望闽天指女牛。
女生中间德星聚,祥光正烛三山陬。
三山徵士高堂上,和气雍雍崇礼让。
白砂世家吴公子,蝉联奕世承诗礼。
西村先生尤著各,龙眠禽演穷神理。
八十仙游仙姥存,于今九十如青春。
君不闻宣尼耕稼不如一老农,又不闻子舆痛辟许公学神农。
均为有田方寸欲耕者,惟于二子求发蒙。
二子不耒耜,二子不五谷。
黄冠物外士,碧眼世中儿。
琅函赤轴富裒蓄,金作蛟龙盘绣栭。
撞钟击钵走聋俗,圣典寂寞令人悲。
幼幼堂上春如海,幼幼堂下多兰茝。
堂中老人发垂雪,朱颜不共年华改。
清晓开门人请药,午夜篝灯诊危弱。
槜李城高控江海,清波如环石磊磊。
林际三峰类削成,窗间二室生光彩。
翠虬舞月五台寒,苍兕呼风万竹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