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渚蒲经雨送微馨,野鹤凌风有堕翎。


归入衡门天薄暮,清沟浅浸两三星。

檐前桐影偏宜夏,叶底蝉声渐报秋。


莫道衰翁怯风露,也能觅醉水边楼。

新缝细葛作蚊裯,簟展风漪凛欲秋。


啼鸟一声呼梦断,依然书卷在床头。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


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东吴五月黄梅雨,南浦孤舟白发翁。


貂插朝冠金络马,多年不入梦魂中。

衰疾沉绵短鬓疏,凄凉圯上一编书。


中原久陷身垂老,付与囊中饱蠹鱼。

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可怜万里平戎志,尽付萧萧暮雨中。

身闲欲出无如懒,酒薄虽倾不敌愁。


残暑从今无一月,剩储诗思待新秋。

天随手不去朱黄,辟蠹芸编细细香。


今夕短檠须暂设,北窗风雨送微凉。

一枝黎峒桄榔杖,二寸羊城蝳蝐冠。


万里来为老人寿,始知天地不胜宽。

情怀万里长征客,身世连床旦过僧。


熟计书空成咄咄,不如任运去腾腾。

耽耽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疏疏窗似秋蛩室,叠叠书如春鹊巢。


大耋何妨尚弦诵,小诗时亦杂谈嘲。

呼儿整吾驾,驾言返林庐。


可使临老眼,常亲吏文书。

展画发古香,弄笔娱昼寂。


是中亦何好,使我喜忘食。

微风过中庭,庭树飒有声。


穿帘徐入座,巾屦有馀清。

华胥归路万山青,拈得乌藤绕舍行。


两眦尚馀残睡美,一襟初受晓凉生。


阴阴院落新桐影,寂寂房栊乳燕声。

省事心君静,忘情眼界平。


食便餐酪美,浴试葛衣轻。


鹤整千年驾,鸥寻万里盟。

蒲苇萧萧晚,楸梧肃肃阴。


山童惊大鼾,林鸟伴微吟。


蛮砚深潴墨,吴笺熟捣砧。

兀兀从谁语,

闲居自无客,况复暑如焚。


百折赴溪水,数峰当户云。


幽寻穷鹿径,静钓杂鸥群。

例谢门前客,深藏箧里书。


衣穿但重补,饭足不求馀。


山溜鸣庭际,藤阴接屋除。

平生本清净,垂老更萧然。


已罢客载酒,亦无僧说禅。


空庭朝下鹊,密树晚鸣蝉。

病退身初健,时清吏更休。


渴蜂窥砚水,慵燕息帘钩。


棋局每坐隐,屏山时卧游。

燕子生雏梅子黄,断云残雨过林塘。


孤舟正作笭箵梦,九陌难随褦襶忙。


团扇兴来闲弄笔,寒泉漱罢独焚香。

关关啼鸟树交阴,雨过西城野色侵。


避暑谁能陪剧饮,清歌自可涤烦襟。


稻花欲秀蝉初嘒,菱蔓初长水正深。

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


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


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

长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


近来溽暑侵亭馆,应觉清谈胜绮罗。


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众心和。

风吹松树枝,怀我松间友。


云从北山来,令我屡回首。


山云夜夜起,山雨侵人衣。

住处虽同巷,经年不一过。


清词劝旧女,香桂折新柯。


道性欺冰雪,禅心笑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