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骑壒蒙蒙一洗空,恢崇儒馆阐文风。
正当世祖投戈际,远迈元和沸鼎中。
坐使车书同万里,行看冠盖袭诸戎。
偃伯灵台涤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
百神禋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识定尊。
复见汉仪难并举,请观周乐足同论。
跋扈骄矜势纠纷,兵威不戢定将焚。
权归宥密消兵衅,力扫欃枪息祲氛。
鸿剑将军休画策,捧觞都护罢论勋。
谈笑能令国势强,一时忠义凛秋霜。
挽回騩驭还长乐,直把鸿勋纪太常。
问寝东朝宫殿晓,来庭北使塞垣长。
交欢邻国独推诚,不顾流言断必行。
直欲生灵跻寿域,聊将干舞解平城。
坐扶国祚齐箕翼,立挽天河洗甲兵。
扬眉吐气快生风,万里归来虎帐中。
竭节任公营大计,解纷排难激丹衷。
只凭忠信行蛮貊,遂使声名等岱嵩。
运钟百六扰神州,国祚当时剧赘旒。
独藉奇材支大厦,允资巨力障横流。
啸呼左袒安刘氏,指顾南冠絷楚囚。
地灵人杰产忠良,瑞霭龙蟠虎踞乡。
天欲中兴神降岳,世将嘉靖弼生商。
和羹早报梅花信,寿酒先飞柏叶觞。
汾曲名家相国孙,翊登枢铉继承恩。
旗章礼秩连三府,彝鼎功名载一门。
棺敛衮衣哀册异,路驱班剑葬仪存。
久持邦柄擅斯文,却扫丘园脱世纷。
已用三篇作霖雨,回看万事似浮云。
何须棨戟荣归路,自有旗常载旧勋。
出处逢时道不殊,当年功立老闲居。
来膺冕绂三公命,归奉云章五色书。
社稷元臣名已遂,山河雄镇宠仍疏。
运偶千龄旦,家传万石风。
五朝京兆尹,三世大司空。
致主唐虞上,论经伏郑中。
经济才谟沛有馀,幡然高谢意何如。
青云路尽寻归鞅,绿野堂成忆旧庐。
汉苑宴游联魏丙,邺都宾客记应徐。
汉代明经相,唐朝镇俗贤。
时方尊长孺,天遽夺公权。
衮冕颁新隧,笳箫入故阡。
首建司空府,前临魏阙门。
特留黄发老,对直紫微垣。
故事传台阁,清风遗子孙。
二圣临熙运,元精降佐臣。
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
六纪登遐寿,三期秉大均。
晓日清明霁,华林物色新。
诏颁慈惠宴,恩厚老成人。
衮冕三川客,杯觞四府臣。
昔美都门祖二疏,太冲篇咏贵良图。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
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
邦人钦伫见仪刑,诏使相望对宠灵。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
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
幅巾私第已归休,当宁虚怀更款留。
避宠虽辞持节册,送行犹用济川舟。
城南旧圃扃花洞,洛下新庄引御沟。
君臣一德千龄际,柱石三朝四纪中。
天下重轻常系望,膝前谋议不言功。
位高少有名兼美,体健方知福更隆。
官崇真是帝王师,八十归休亦未迟。
不似孔光辞位日,早于姜望出封时。
仪形昔已图麟阁,稿草今应集凤池。
圣代登庸年独少,清时得谢齿尤高。
官如中令躬无疾,文似司空思不劳。
玉座案经涓对日,金壶加礼赐春醪。
几夕华星动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
帝临便座延公衮,人喜安车到国门。
恳叙官仪还汉节,亲承需宴酌尧樽。
自叹羁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
早参直谅多闻数,晚入坯陶一器中。
存殁交情成契阔,晤言名理谩研穷。
列戟三槐第,王章九锡臣。
鸣珂皆贵戚,弹铗尽嘉宾。
公府多甄录,先生蚤见亲。
冠裳飒沓拥华驺,庙貌群瞻世德休。
驾鹤云边肸蚃降,栖乌台畔嘤鸣求。
三台星聚占灵气,八月霜清肃早秋。
衣钵和凝孰嗣徽,扶风绛帐两暌违。
迩来自问无贪取,只算师门具体微。
弹章朝奏五云端,台阁风生慄不寒。
今日御屏书郡守,须知观察藉言官。
翩翩公子擅风华,三凤齐名傲薛家。
旧植兰台已成荫,新秋犹放榜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