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湖共江宽更海宽,遥天纵玩复横观。


雅知山对吟肩瘦,未怯霜欺醉面寒。


感召丰登饶粒食,抚摩瘦敝起雕残。

泰伯封疆四望宽,胜将吴越旧书观。


苎罗山下春才到,麋鹿台边沼已寒。


不有采香专怙宠,可能尝胆便除残。

抖擞羁怀强自宽,时登吴阜一闲观。


陆机不作莼羹在,雷焕无踪剑气寒。


倏忽池台荒草合,等闲歌舞落花残。

眼底胸中稍放宽,超然何肯惑荣观。


馀年早已知天命,古道谁堪共岁寒。


驿使寄梅心独远,禅师分芋口无残。

极目无穷六合宽,仰天如以浑仪观。


日躔箕斗逢长至,月宿奎娄届大寒。


肘后方多难却老,杯中物到莫留残。

情知新国用刑宽,坐致湖山复旧观。


浙右谁非三世宦,江南终不十分寒。


钱王陌上花犹好,苏小门前柳未残。

荡荡天宽眼亦宽,区区笑尔井中观。


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


迅速年华榆燧改,槁枯世味蔗滓残。

一锥无地百弓宽,万事须分两眼观。


仙子楼居凌倒景,野人卉服耐奇寒。


金钗玉斝春帷满,黄卷青灯晓漏残。

梯天直上俯平宽,故国繁华尚可观。


西子有船春色去,伍员无庙暮涛寒。


九原事往人难问,四序功成岁又残。

三吴百越楚天宽,不厌登临不厌观。


画舫红桥随处有,丹楼碧宇倚空寒。


梅边吟思春光早,雁外归心夕照残。

落木萧萧泽国宽,偶舒岩啸纵川观。


六鳌海阔征帆远,万象天低步屧寒。


旅泊馀生箪食菲,宦游旧味瓮齑残。

鹘飞欲没海天宽,万动盈虚静处观。


一画微阳迎日至,九畴休徵验时寒。


世间劫火灰何限,物外仙棋局未残。

诗眼书胸碧宙宽,暮天摇落纵遐观。


霜明枫叶红于染,春点梅梢玉不寒。


北望遥迎书雁至,南烹屡餍鲙鱼残。

忆从长杨猎,于时始识公。


堂堂九尺干,落落万夫雄。


补衮弥缝密,能书点画工。

粤从太极分,大块溟涬泄。


人生于其间,三才位成列。


人极苟不立,清宁将竭裂。

逝水滔滔七里滩,高情聊寄一丝竿。


无鱼可钓浑闲事,脚底龙眠尽自安。

误出山来亟已还,绝尘逸驾竟难攀。


狂奴不了宫中事,剩得闲身宇宙间。

平生学屠龙,终乃成履豨。


国亡身未殡,戮死竟何如。


衣带日以缓,鬓发日以疏。

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


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


苍生在颠崖,惟恐隔风雨。

锦峰有使星,光芒夜烛天。


闻道绣衣来,上应此星躔。


儿童争迎拜,不敢持一钱。

苍生下土望天仙,乞得君恩易地然。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

一家南北混车书,谁使斯民耳目涂。


昔日簪缨今役户,朝时弦诵暮征夫。


迩来风雨无完屋,何处乾坤着腐儒。

光岳储精,宇宙呈祥,钟英俊材。
想春秋夹谷,前生夫子,婆娑南赡,见在如来。
龙角标辰,蟾胎煜丙,好是生朝华宴开。

堪舆运玄化,万物品汇分。


狉狉鹿豕群,中有五色麟。


圣哲不出世,郊囿可能驯。

骥老不适用,狐首复何几。


身名与世隔,谁以告彼姝。


衷肠远难诉,载诉出户衣。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

堪舆渺无极,俯仰慨古初。


皇风战涿鹿,草野伤血涂。


勋华袭文明,不肯私均朱。

观风祠下谒先生,隔世相知重感情。


归向中州诸老说,且休拈出此山名。

双台绝壁锁林霏,每恨跻攀足力微。


今日重来问鸥鹭,绝无人迹上苔矶。

苔藓碑漫字断章,休将汉事费评量。


兴亡付与东流水,留得荒祠一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