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钟山翠色落遥天,伏枕高斋思悄然。
风雨江湖成冷节,人生离合逼中年。
士穷岂有文堪卖,才薄羞为世所怜。
时艰谬典属,遂堕讥谗中。
言者傥易地,吾誉超吴蒙。
十年忝高位,砥道如蚕丛。
几度西郊饯马尘,曾将尺素托文鳞。
荷杯酌尽开怀酒,柳线萦回有脚春。
瘴海自多流落客,阳关少见别离人。
营营浮俗赝还真,孰与传经妙入神。
一榜及看三子贵,数椽能忍十年贫。
自将弧矢书闾史,便使冰渊诵小旻。
荔圃班班熟,蚝房个个肥。
我虽缘此误,公亦为何归。
吏事生衣垢,家山减带围。
钟鼎功名淹管库,朝廷翰墨写风烟。
遥知道院颇岑寂,定是壶中第几天。
历下笑谈漫一梦,江南消息又馀年。
湖平风稳送归航,望隔严滩七里长。
更上高峰尽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
诞甫生申事岂诬,玄熊今已奠神都。
八年再见胼胝未,一食重为吐哺无。
雅乐宣房云窈窕,衮衣济水锦模糊。
睽违赤舄已三年,伫听黄麻早晚宣。
抗疏匡衡吾道重,明经张禹主恩偏。
衮龙近接星辰上,翰藻常题日月边。
供奉班中第一人,蓬莱阙下掌丝纶。
乾坤奕运方逢午,河岳昌期又诞申。
暂以金瓯藏姓字,久将鱼水拟君臣。
我祖生文定,杰然继真儒。
门风早衰飒,吾弟意何如。
岁月叹逾迈,入门事业难。
战兢曾子意,岂可遂阑珊。
天道方愈怒,在人宜敬身。
望于经吏内,严自作工程。
苦参道难学,放肆事容易。
入脚不可深,骎骎成自弃。
我病死无日,经书更穷年。
少年宜若厉,诗酒勿留连。
矫矫云中鹤,刘郎天骨高。
文章驾杨马,诗句迈刘曹。
意气同明月,交情似浊醪。
移居天气正新晴,地远尘嚣心自清。
儿绕画屏书绕屋,砚为沃产笔为耕。
一庭和气开红芍,九代书香放紫荆。
弃材只有老烟梦,宠辱无心气自和。
宿学犹如伏枥马,新才好似扑天鹅。
一年风月宜人少,百代诗文厌世多。
小小书堂短短篱,篱边花草四时奇。
卜邻已得渊明宅,洗砚应开逸少池。
借得南州高士榻,偷吟东阁古人诗。
构得林泉仰夙缘,幽斋消此日如年。
香侵帘幕花迎日,笔洒烟云雪满天。
佳客适来四五辈,新诗吟得两三联。
杖锡虞山北,春风忆旧游。
翠厓云每集,丹壑水争流。
染翰超怀素,哦诗继惠休。
江国徂春暮,兰苕生蕙风。
佳人天之末,高隐林泉中。
有怀不能伸,愁思渺无穷。
巷南亭馆春风树,魏紫姚黄取次开。
翠羽当窗林影丽,红云绕坐国香来。
凝酥暖泛金壶酿,群玉晴笼锦帐埃。
驰逐为家贫,阳生岁又新。
须眉半将白,天地一闲人。
梅萼香东阁,桐阴静北邻。
河南谱系唐昌簿,一见轩然意气倾。
近喜诸公交荐剡,每传多士让诗声。
相思几度长悬榻,报谒终年罕出城。
潦倒年逾五十三,树犹如此我何堪。
羞将出处传书简,祗把须眉照石潭。
天上有花徒妄想,床头无酒肯沈酣。
丹凤衔书出内庭,羽林环卫拥霓旌。
千官拜舞开仙仗,四海讴歌荷圣情。
香雾细添宫柳碧,日华遥射锦袍明。
唤醒旧梦十年前,老得清闲似散仙。
几度行吟燕下月,遥思家住海云边。
蒲团夜学修丹术,花宴春忘舞锦缠。
沧溟尘劫谷为陵,世事悠悠卒未平。
晚圃云烟归啸傲,春梁燕雀贺生成。
江东渭北三年别,利路名场几梦惊。
白发扬雄三泖上,楼船日日载青娥。
骊珠泣月夜光冷,象管叫云秋思多。
问字诸生频载酒,购书道士为笼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