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语离三秋风,念子万里客。


我独忧患馀,几为死生隔。


相逢忽眼明,照影俱头白。

我辈避谗过避贼,此行能饱即须归。


山川久有真消息,世上从渠闲是非。

几年脱迹冠冕窟,一味偷生兵火中。


不见君家好兄弟,何人怜我最奇穷。

藩镇各传新号令,山河那复旧提封。


归时剩语骑鲸老,坚卧无如涧底松。

向来敌帅窥吴越,稳泛楼船舍骑兵。


开辟所无颠倒事,可能今日独横行。

吏道虽馀事,人情要饱谙。


家风端自守,句法有同参。


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岚。

建安才子太微仙,暂上金台许二年。


形影欲归温室树,梦魂犹傍越溪莲。


空将海月为京信,尚使樵风送酒船。

一生凛凛伴龙湫,末后飘飘逐置邮。


老屋相安真喣沫,扁舟独往亦浮沤。


晴沙照影支离晚,寒研磨烟骨董秋。

露冕闽江惜别迟,莼鲈已慰故园思。


曾沾父老攀辕泪,亲领君王保障辞。


病间可容长孺卧,政成还与细侯期。

大令吾宗彦,风流今在君。


八蚕清转励,五马重仍分。


瘴色凭骢破,乡书与雁闻。

投劾心初遂,生平节未磷。


两朝均出入,一代借陶甄。


有念俱生物,无营独任真。

春风十万偃貔貅,谁似元戎晋锡优。


五岭舆图开一半,百蛮冠带比神州。


银章首考中书令,画阁肩齐博陆侯。

才闻抗疏乞林丘,又见除书出帝州。


北极烟云时自变,东山花月未堪留。


地分秦楚连中夏,城带郧襄控上游。

嵩岳将传响,明河可问津。


锦帆悬日月,朱履蹑星辰。


陛下唐虞主,司农社稷臣。

忽报天书下,秋星引去轮。


吾方传循吏,君可愿良臣。


水忆朱弦在,霜催白简新。

画船珠海动,铙吹满离声。


百粤壶浆泪,三军乳哺情。


武溪思北发,漓水怨西征。

旌节翩翩不可留,大河南北望风流。


岁星又复移嵩岳,时雨行将化豫州。


身作人师先岭海,书成臣鉴亦春秋。

南塞公来重,长城一臂支。


马留铜柱少,人入玉关迟。


鼓角难忘战,竿旄易感知。

郑重京华入,贤声答往钦。


旁求三殿久,遗爱百蛮深。


太岁仍金马,尚书亦竹林。

东南悬节钺,文武总英高。


客宿归牛女,人流爱凤毛。


三吴元治行,五岭益勋劳。

语堪铭座默含春,西汉公卿绝比伦。


今日抱辕留不得,欲挥双涕学舒人。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


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


翠色辞文陛,清声出泗滨。

东周遣戍役,才子欲离群。


部领河源去,悠悠陇水分。


笳声悲塞草,马首渡关云。

病来谁复顾湘累,君独无忘宿昔时。


人物喜逢三语掾,风骚远过四愁诗。


尊前破涕方成笑,人事多乖又语离。

湿云堆空泄淫雨,日与三嵎气相轧。


春阳沈伏不得动,万木屈檗草藏茁。


丛冈复岭谁敢度,旦暮寒鸡叫泥滑。

东山有草堂,缥缈云峤孤。
前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时此堂居,麋鹿熊豕当窗趋。

西州判袂忽三年,梦想城南尺五天。


谢病归来真老矣,伤春刻意益茫然。


受降塞外威名远,足食关中寄注专。

开远故城长乐坡,三年从此送君过。


宦游不道相逢少,愁病何堪惨别多。


强敌犹知奉威信,巴童莫忘习中和。

驷牡龙旗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