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来未敢飘。


行避门生时小饮,忽逢骑吏有嘉招。


鱼龙绝技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陈迹关心已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山川壮丽昔无敌,城郭萧条今已非。


窣堵招提俱昨梦,祝融回禄尚馀威。

峡之西,遂之东。
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


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

去时树开花,来时花结子。


如何马上人,来往只如此。

破萼初惊一点红。
又看青子映帘栊。
冰雪肌肤谁复见。

昨日行河堤,柳色绿如扫。
只疑晚烟罩寒林,细看始知春已到。


春来本不与我期,病中蹉却春来时。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


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


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

我今五十二,常苦离别煎。


屈指数离别,正去一半年。


三君异出处,相见有后先。

贾生年尚少,华发近相侵。


不是流光促,因缘别恨深。


怜君成苦调,感我独长吟。

贱生参府僚,勉强逾半岁。


终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


讼庭敲扑喧,众草绝生意。

春冻消时种两芽,南风薰日见孤花。


先开必自陶钧力,且合归功丞相家。

苑路高高雪作泥,始知春信到芳蹊。


绿波水暖鱼腮骤,缥色陂长麦首齐。


万里碧云随望合,半规红日有情低。

东流江水鸭头春,南隔高原背驿尘。


便使滩声能怨别,此愁不独北归人。

江流东去各西行,江水无情客有情。


此地怀归心自苦,不应空枉夜滩声。

分作经年别,还成一笑同。


看君须点漆,羞我鬓吹蓬。


共醉宁非梦,缘诗各坐穷。

塞北胡儿归去日,扬州燕子却来时。


空寻画舸藏风雨,更为傍人话别离。


回首凄迷春水路,伤心零落旧巢泥。

不知深浅几春宵。
犹自见春娇。
暗藏红粟,斜分绿影,全罩冰绡。

洗眼见新荑,空阶细雨时。


可怜三月好,已负十年期。


冷地花难种,东风柳不知。

何必问故乡,浮家任侬住。


一夜便风来,尽呼邻里去。

梦里幽人独往来,仙岩依旧碧崔嵬。


伤心二百载涵养,极望皆成瓦砾堆。

辽海归来丁令威,山川虽是事多非。


衣冠南渡奔崩极,始信六朝犹足依。

生无燕颔可封侯,贫有牛衣可省愁。


老矣江湖双短鬓,悠哉天地一归舟。


野夫畴昔友麋鹿,人世是非风马牛。

常年摇落不知悲,九日今年感鬓丝。


绿醑满眼窃自寿,黄花插头从帽敧。


孤心久寄风霜外,生意长含日月私。

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


薄雪殿馀腊,一夜收楚氛。


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


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


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

阳月日云初,新霜万瓦铺。


具羞供墓祀,炽炭暖寒炉。


望望乡关远,栖栖旅思孤。

一路寻春何处寻,山中春色夏初临。


依微杨柳风无力,惆怅梨花月有阴。


陶穴尚存三代制,耦耕应抱古人心。

玄发迎忧光色阑,衰华因镜强相看。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初弄藕丝牵欲断,又惊机素剪仍残。

路转东门五里塘,夹塘寒水绿泱泱。
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间有此凉。
将军岭下见文丰,如入桃源路始通。
鸡犬人民有生意,田园池馆类华风。
柘林亹亹围深碧,荆树霏霏脱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