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山如候虫,可赏不可恋。
胡为谢康乐,游览乃欲遍。
纵登最高顶,过眼犹掣电。

漫披陈蠹学经纶,捧檄生平只为亲。


闻道不先从事早,课功无状取官频。


岂堪置足青冥上,终欲回身寂寞滨。

衣裘南北弊风尘,志趣卑污已累亲。


流俗尚疑身察察,交游方笑党频频。


远同鱼乐思濠上,老使鸥惊耻海滨。

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尘沙自郁蒸。


砌水乱流穿石底,槛云高出蔽山层。


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

楚客好山水,五月上高峰。


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


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

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


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


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

阮生存咏怀,美彼曜朱堂。


一荣不复枯,五色异众芳。


众芳发朝露,俄以敛夕阳。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溪头三月草菲菲,城畔春游惜醉稀。


莫信杜鹃花上鸟,人归犹道不如归。

高阁潜心所,图书曝蠹收。


青山随宅转,远水向门流。


迤逦看无厌,潺湲听不休。

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


客散岸傍席,马还溪上城。

涂潦访远客,未免褰我裳。


同行二三子,先后相扶将。


达官肯忘势,鳞次升高堂。

书贵瘦硬少陵语,岂止评书端为诗。
五百年间会此意,画师汾阳老阿熙。


嵬诗琐画世一轨,肉腴骨弱精神痴。

去岁还家秋正杪,今年行役暑初残。


同行壁上留题处,特下篮舆子细看。

三叠湖头入帝畿,十年鸟背日光飞。


四方声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


良夜剧谈红烛跋,名园晓色牡丹旗。

平生闻说陈季野,渠正奇奇余下下。


人间韵语光陆离,韫椟藏之当待价。


顾我飘然离帝傍,适是适非思陶写。

湖岸柳根半攲侧,柳边仍有陂陀石。
不因斧凿成渔矶,燕坐未妨钩饵垂。
磬湖宁待他山错,白波分影涵翠幄。
夏木阴阴翠竹疏,相携萧寺馔伊蒲。
他年细味禅房句,便是香山六老图。
媚色全胜柳,孤标半似梅。
蕊寒金粉腻,香重麝脐开。
徐笔那能画,并刀未易裁。
为惜春光一半过,如渑美酒泛金波。
共知此会情偏重,独恨平生饮不多。
鼓瑟欲终仍缓节,投壶才罢即高歌。
公子承恩日下归,小山堂上锦香围。
百壶写渌方论醉,五鼎熬肪不厌肥。
听瑟池鱼冲浪出,寄书笼鹤傍云飞。
黑发黄髯万里归,腰如开国待犀围。
楼前花似琴台发,江上鱼如丙穴肥。
蛮井远民茶税急,槐阴燕席酒觥飞。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
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
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
翠黛生微晕,阑干下夕阳。
乱蛙喧鼓吹,芳草满池塘。
歌按黄金缕,诗传锦绣囊。
吾庐历历楚江边,子渡江时暂泊船。
须问垣墙仍好在,莫教风雨转凄然。
梦成蝴蝶随春去,愁断麒麟并冢眠。
楚楚斑衣照暮春,蒲帆带雨出西津。
树迷瓜步青如荠,江漾芜城白似银。
久谓尚书安寝少,不胜天子宠荣新。
江左风流属过翁,赋成入奏大明宫。
未应膝上留文度,还向谈边见阿戎。
《金缕》东风歌折柳,锦帆迟日带归鸿。
结伴携壶集小亭,砂瓶活火试中泠。
乳浮瓯面雪花白,石现潭心天骨青。
远出俗尘堪洗耳,闲窥容发悔劳形。
宛宛白虹贯,曾梯出天半。
乘云来帝旁,立侍玉皇案。
银河径千里,水接天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