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白人焉,非天地,安得不言而知乎?


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笑以明其心。


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惟君侯察焉。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傍歊素烟。

巨松偃青盖,阅世岿独存。


颇疑古仙翁,藏丹在其根。


或是结灵药,百尺有伏鼋。

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岷。


毫发恐未尽,屠钓求隐沦。


今年独何幸,见此度世人。

丹成人已仙,遗灶亦已平。


尚馀松根井,锵然环玦声。


我来试一啜,槁面还童婴。

俯槛临流蕙径深,平泉花木绕阴森。


蛙鸣鼓吹春喧耳,草暖池塘梦费吟。


赌墅乞甥宾对弈,惊鸿送目手挥琴。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客店至泰安州,不复敢以客店目之。
余进香泰山,未至店里许,见驴马槽房二三十间;再近,有戏子寓二十馀处;再近,则密户曲房,皆妓女妖冶其中。
余谓是一州之事,不知其为一店之事也。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开元有谪仙,酒隐向安陆。


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


月下每醉吟,落纸辄数幅。

清溪萦洄流碧玉,散入缘冈万竿竹。


照春四合锦绣林,干云直上风霜木。


主人吾宗行圭璧,解组归来鬓犹绿。

船头风声鸣万鼓,扁舟系缆沙边树。


船中病客昼闭篷,睡起空江日亭午。


鸡犬萧条数家县,市声已变淮南语。

积雨陂塘秀,南风蒿艾肥。


乌犍立横陇,白鸟下深畦。


云木叫杜宇,晓林啼竹鸡。

终军愤懑几时平,远放穷荒尚有生。


两疏伏阶真痛哭,万人开幕愿横行。


朝辞邸第风尘暗,夜度居庸塞火明。

老来著处便为家,行尽江西是水涯。


诗到说归无限意,山非吾土未应嘉。


我思故国方成恨,君到东湖尚有花。

衣冠数人物,伯仲高人间。


我于鸿雁行,畴昔奉往还。


挂名华萼集,遂尔不复刊。

万壑中原汇,诸方泽国迁。


急流趋割地,远势拍兼天。


真宰何儿态,冯夷又帝权。

高原出残黍,雨色似蒹葭。


搔首云徐叶,回桡浪欲花。


鱼龙更故宅,蛙黾竞生涯。

大泽昼多雾,北风天又阴。


坐围山似发,看远树如簪。


倏忽渔樵计,艰危道路心。

旷望天无际,能令客思醒。


雨拖双柱白,山抹半螺青。


小酌扶吟啸,孤帆破杳冥。

岂谓驱车地,长年问鄚州。


席回风四面,珠迥月中流。


剩室新鲛杼,危城隐蜃楼。

蒙山蒙水古蒙州,烟瘴千年毒未收。


僮女尽能欺虎豹,栏房一半与猪牛。


畲田处处烧阴木,水碓家家截上流。

蒙江三水合,春色一村来。


花好难为见,琴悲不敢开。


闲官似麋鹿,旧隐已莓苔。

终日忧慈母,军中食不甘。


寄书犹未可,望远更何堪。


桂水兵难下,榕城战正酣。

行随溪曲折,艇小水禽欺。


雨入蓬窗乱,云开石壁迟。


渔樵何负汝,丘壑亦多师。

天光清夺水,雨气暖成烟。


石激泉多咽,崖崩树半悬。


微行时采药,不战即安禅。

炊烟寒不起,日出翠峰明。


万木垂猿影,千岩应鸟声。


石多滩子苦,舟小野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