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补吏鹤岭边,尊公方玉立。


超遥籋风云,馀子那可及。


天高鬼神恶,闻讣三日泣。

平生喜登高,醉眼无疆界。


北顾极幽并,东望夸海岱。


喟然抚手叹,从古几成败。

丹楹刻桷上峥嵘,表里江山路眼平。


晓日成霞张锦绮,青林多露缀珠缨。


人如旋磨观群蚁,田似围棋据一枰。

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

宫殿绕风烟,江山壮城郭。

令君蓺桃李,面春筑飞阁。

春至最先知,雨露遍花药。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君不见杜家阿宜开雪窗,日读十纸月一箱。
君不见崔家阿立染霜兔,暮作千诗朝百赋。


读书台北卯金刀,斋前不种李与桃。

读书台南山绕屋,恰如万簪削青玉。
读书台北山更多,又似碧海跃万波。


台边高人子刘子,架楼南北山围里。

我昔见子卢溪南,炯如玉雪照晴岚。


子今访我南溪北,凛如騄骥成骨骼。


袖中文字细作行,读来病眼生寒光。

不到安成二十年,故人相忆两依然。


彭家楼上春风里,梦倚危栏俯百川。

沂水何人解问津,楼中蠹简拂蛛尘。


杏花坛下朱弦瑟,十指风生别是春。

春前腊后暖还寒,陌上泥中湿更干。


野寺鸣钟招我宿,远峰留雪待谁看。

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方。


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


新年后饮屠苏酒,故事先然窣堵香。

宦学新移近礼闱,行经旧邸思依依。


飞帘巷口人曾拂,舞辔街心马似归。


粉障自寻题处迹,薰炉重对护时衣。

曾从讲席抱琴弹,自絷南冠隔往还。


见说近承安福檄,将乘风雪过常山。

鹊石文垂早建牙,归来长啸饵丹砂;


漫言赤社千秋恨,且种青门五色瓜。


匣内芙蓉堪捧日,杯中薏苡当流霞。

缑山月榭梦中秋,疏雨湘波一寄愁。


老大乾坤添戏局,萧条风月识中流。


维摩香饭聊长饱,鲁壁哀弦未易酬。

山行忽百里,步步山情新。


萝拥千盘透,花齐万谷春。


寒暄不异地,忧喜暂随人。

三月赴安城,遥攀岭路行。


前驱真避虎,绝壁亦啼莺。


周览物色换,极高云气迎。

朔风吹雪江上来,急桨迎风荡不开。


渡口云藏伏波庙,山腰雾失楚妃台。


移居自作泛舟乐,抱瓮还如载酒回。

三十六陂秋水来,龙蛇奔走起风雷。


老僧与置南轩地,会是凭栏心目开。

溪流婉转树蒙茏,复阁虚廊小径通。


下马解鞍一长啸,便疑身已出尘中。

落絮满衣裳,携琴问酒乡。


挂帆南入楚,到县半浮湘。


吏散翠禽下,庭闲斑竹长。

翩翩安成子,问我八条目。


吾方欲无言,言中不如默。


默识不识前,万里一处足。

飞云月底送周郎,心似月圆神似光。


归对廓翁同玩月,中天普照一无方。

无仆无朋独自身,影行潭底月三人。


春粮千里求仁去,到了还归自已仁。

阅空终慕卷,掩卷一沉吟。


我有终身念,卷之无处寻。

春早春寒著莫人,黄鹂啭处暖初匀。
狂心刚被风吹动,走遍南垞到北津。
安成使君廊庙器,六年琴鹤寄山城。
草生斋閤少人迹,花映讼堂闻鸟鸣。
劝农已报江南政,柱史当驰天上名。
苍苔径入旧栽竹,树里桥横新凿池。
丈室稳居清绝地,岂容支遁不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