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裘马平生喜远游,暮年憔悴向南州。


文书与睡中分日,衰病和愁总怕秋。


无复雪郊看射虎,但思烟浦听呼牛。

两鬓星星久倦游,凄凉况复寓南州。


未甘蟋蟀专清夜,已叹梧桐报素秋。


绮语安能敌生死,热官正欲快恩雠。

千里关山道路赊,可怜客子费年华。


杯觞滟滟红烧酒,风露盈盈紫笑花。


孤月有情来海峤,双鱼无信到天涯。

南北东西俱我乡,聊从地主借绳床。


诸公共得何侯力,远客新抄陆氏方。


老去事多藜杖在,夜来秋到叶声长。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痛饮复高歌,愁终不奈何。


家山随日远,身事逐年多。


没雁云横楚,兼蝉柳夹河。

客思倦漂泊,居然感物华。


关头望红叶,马上见黄花。


薄宦终无定,闲愁讵有涯。

客怀历落事多违,叹息流光似箭飞。


雪后蒌蒿初荐酒,花前蛱蝶欲穿衣。


熟知江水磨今古,难向春风问是非。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
早从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涧。
拄杖仅过眉,短衣不掩骭。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风山。
上有看经院,创始升元间。
山润易生云,竹嫩未作斑。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馀。
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
就食泮水宫,学圃乏薪蔬。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迢迢渰水上,有亭曰寒光。
水天散鸥鹭,四望山苍苍。
向来于湖翁,诗词题屋枋。
自我来溧阳,四见木叶秋。
泮宫久敝漏,量力完且修。
幸然土木备,及此工役休。
威凤巢深林,神龙潜巨壑。
秋空不肯明,风雨满荒城。
田父遮我说,重九最喜晴。
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
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
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
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
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
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
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
梵刹新凉起薜萝,征衣萧瑟问如何。
四山古木弹声急,一夜西风蛩语多。
芳草似啼垂玉露,美人有梦隔银河。
秋暑蝇成阵。
西日长如闰。
无聊所事不宜人,闷。
蒲叶端阳寓。
又看银河渡。
江山何事苦留人,住。
春尽思家切,年来出使频。
叨居外台客,长作异乡人。
紫绶非吾愿,青山是旧邻。
奔走云中路,淹留客邸秋。
此身千里外,归梦五更头。
朔吹淩衰鬓,清霜拂弊裘。
漫道良宵乐事多,问天今夕意如何。
不将皓魄胡星使,却遣浮云锁月娥。
两岸风声喧荻苇,千门寒色静笙歌。
莎径缭池,晚烟霁、竞喧归鹭。
渐客舍凄清,疏柳曳风尚绿。
拒霜数点,似苣火、高低穿屋。
夜阑风薄树,雨急水坍沙。
书在吾何恨,春深自忆家。
高花犹著雪,浅草早鸣蛙。
不可无诗日,中秋客里过。
南云家益远,秋水鬓添皤。
名重翻成梗,情孤易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