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

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

落落奇花未吐,离离瑶草偏幽。
蓬山元是不知秋。
却笑人间春瘦。

香雾湿云鬟。
蕊佩珊珊。
酒醒微步晚波寒。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


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


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

我同陶渊明,远忆颜光禄。
得钱留酒家,醉卧江芜绿。


故人已贵身独贱,篱根枯死佳花菊。

天机时事不相差,老后□□□□□。


□□□□去□□,□□□□□□□。


□□□□□□□,□□□□□可嗟。

岐阳镇上丹霞观。
主张公手段。
段丹田照管。

张公知观。
性命堪搜常作观。
勘破嚣尘。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


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


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

静坐黔城北,离仁半岁彊。


雾中红黍熟,烧后白云香。


多病如何好,无心去始长。

乌衣巷口燕来时,杨柳风多纮酒旗。


远客金陵游伴少,看花惭比去年迟。

我因解绂远辞京,君为修琴暂入城。


偶尔相逢春酒熟,飘然忽去暮烟生。


山头学啸犹闻响,世上留诗不写名。

丧亡火盗岁相兼,鬓发髡然瘦骨尖。


有命穷通天自定,无凭祸福事难占。


闾阎苟活随黄槁,衾枕媮安且黑甜。

湖海三年别,谯徐一日间。


经时犹未见,凡事信多艰。


理极那须说,情生不自还。

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一别今何向,三年信不通。


不应书字倦,未有北来鸿。

与世情将尽,怀仁老未忘。


故人今五马,高处谩三长。


诗岂江山助,名成沈鲍行。

今代张平子,雄深次子长。


名高三俊上,官立右螭旁。


车笠吾何恨,飞腾子莫量。

雁到寒沙一片秋,闻君犹作下邳游。


江山雄视浑绵蕞,湖海轻装只蒯缑。


醉后谏书多逐客,愁中诗史尽离忧。

政是清和四月天,马头无数好山川。


千花果熟黄莺树,百谷秧深白鹭田。


汉传风霜驱使节,越溪冰玉劈吟笺。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荆吴中隔万山遥,那得相逢话寂寥。


长忆梅花好时节,访君船泊古枫桥。

若向筠州去,惟消一日宽。


又无他事阻,自欲访君难。


露下秋山洁,鸿飞楚水寒。

离亭太白泻流霞,马首横刀意气夸。


一自相如归使后,至今春雪满三巴。

汉帝惜倾城,双蛾当三千。
偶然转盼失颜色,㸌如流波坠九天。


阿监摇唇婕妤笑,看取它人领光耀。

十年高枕寄松萝,天地风尘缓颊过。


吴下青山双屐满,霅中明月片帆多。


清秋杀气回长啸,迟暮生涯起浩歌。

吴阊春望欲何如,张仲蓬蒿故有馀。


青史未荒游侠传,白云长卧孝廉庐。


隔林幽鸟工催泪,拥榻寒山好著书。

霄汉重游地,风波百折身。


一官新尚玺,三辅旧埋轮。


霜色凌清禁,天颜许近臣。

吴下忝两陆,汝南推二陈。


毋论青云器,各致白雪身。


五马驱騀駊,双鸿散逡巡。

万事俱不作,终年恒论诗。


伯氏既以屈,汝诗欲何为。


清淮破白后,上蔡飞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