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四面山如碧玉城,小轩聊得惬幽情。


乍飞乳燕低无力,自落来禽静有声。


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馀思入棋枰。

丈夫素所学,致主齐羲轩。


恨无同志人,徒欲起九原。


痛哭惊世俗,著书成空言。

天镜环千峰,苍翠立云表。


渔舟破浪来,泛泛一叶小。


云门若耶间,迨此素秋杪。

今日天微寒,处处菊花开。


永怀杜拾遗,抱病起登台。


古路逢僧过,湿云闻雁来。

世事本何常,贺吊更在门。


弃为沟中断,亦何羡牺樽。


祸福要其终,愚智始可言。

午醉初醒倚钓轩,悠然无与共清言。


风微仅足吹花片,雨细才能见水痕。


杳杳暝钟浮远浦,离离烟树识孤村。

小人方盛时,瓦砾视黄金。


及其大势去,或不遗一簪。


郿坞今尚存,遗戒岂不深。

吾道久寂寞,不绝如一线。


至人隐市尘,我辈何由见。


安得世外士,与之共谈宴。

饮酒可不病,自酌随浅深。


处世可无患,惟勿欺此心。


此心实通天,一念天所临。

惟王居法宫,玉帛来四裔。


一朝启戎心,边城或昼闭。


养生能体此,皆可阅千岁。

短裘入重云,长镵求灵药。


人蔘四体具,狗杞群吠恶。


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

我非王子猷,赋性亦爱竹。


舍外地十亩,不艺凡草木。


长吟杂清啸,触目皆此族。

绿蔬丹果荐瓢尊,身寄城南禹会村。


连坐频年到风月,固应无客叩吾门。

砧杵声中去日遒,小轩风露一帘秋。


人间走遍心如石,分付寒螀替说愁。

遥夜帘栊已借秋,阑干星斗挂檐头。


鹊翻清影移枝宿,萤弄孤光拂簟流。


榻上琴书纷枕籍,发根风露冷飕飗。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放逐尚非馀子比,清风明月入台评。

积雨灵香润,晚风红药翻。


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养拙贲丘园。

小轩今日开窗了,揉蓝染碧绿阶草。
檐佩可怜风,杏梢烟雨红。


飘零欢事少,鬓点吴霜早。

青帘有酒不妨赊,素壁无诗未足夸。


所重晚芳犹在日,可关秋色易为花。


深枝苒苒妆溪翠,碎片英英剪海霞。

高步毗卢顶上身,旋开窗牖外风尘。


石菖蒲是从来友,龙焙茶为近日亲。


不见同行木上座,常留伴睡竹夫人。

杭颍雌雄本自殊,淡妆浓抺是吴姝。


满倾涨玉千钟酒,来看镕银百顷湖。


白鸟去边山泼黛,绿蒲疏处雨跳珠。

虎溪大士轩虽小,龙阁老翁诗更新。


积翠但令常到眼,软红元不解随人。


抗容俗里自得计,望拜马头渠岂嗔。

闲堂剪烛夜如何,银汉疏风古树多。


便把一竿随尔住,江门原有旧藤蓑。

野人爱菊亦偶尔,种菊满阑秋已清。


但为爱君兄弟好,欹眠闲看绿光晴。

荆榛苍浅古城秋,脉脉蒸江碧玉钩。


野旷天低飞鸟度,不知何处吊孙刘。

岳阴万片惹云肥,暑气犹留凝不飞。


野径偶然成远望,江湖何地卜渔矶。

小槛闲风物,高僧秀肺肠。


隔溪通竹色,开户纳山光。


拨雪晨蔬瘦,烧松午茗香。

轩中何所有,秋兰碧葳蕤。


钩帘落花入,围棋清昼移。


何以答韶景,偶然咏新诗。

佛书置不读,玄言谁与酬。


惟将嗒然意,来坐兹轩幽。


红萼总飞尽,黄莺犹滞留。

前林绿筱润,后沼碧莲芳。


介尔一丘上,翛然三伏凉。


偶凭扶老去,聊唤索郎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