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


此时对局空相忆,博进何人更乐输。

休沐君相近,时容曳履过。


花间留客久,台上见春多。


松色明金艾,莺声杂玉珂。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

圣朝耆旧位登三,彩服公余乐更堪。


东洛抚师双玉节,西园奉母一茅庵。


春晖映处花侵户,冬笋成时竹上檐。

炎蒸时节别家山,霜雪如今却渐寒。


恨我虚名徒涉世,忆君高语共凭栏。


比因厌客连朝卧,长是援琴终夜弹。

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


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


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

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


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


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


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


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

时士皆求遇,明公屡乞身。


三朝均雨露,八座切星辰。


阙望辞明主,林归复几人。

云母屏开,博山炉熨,人间南极星现。
酥篆千秋,灯图百子,酒浪花光照面。
堂深戏彩,任父老、儿童争劝。

当年赤手战南宫,道眼收归造化中。


欲把一陶成异日,已教两度受春风。


登门英俊知何限,着意孤寒却最丰。

阃寄当今第一难,三年裘带笑谈闲。


宽扶民力野声乐,静压边风江水闲。


□□有缘钟阜住,清朝却诏履星还。

自紫岩来百载馀,我公德量世闲无。


官高也只如韦布,家庆真堪入画图。


忙处转多闲气象,平时惟做实工夫。

双龙古洞,领略千岩秀。
福地有真仙,来一试、调元□手。
青春绿野,月转最高峰,星斗润,柳梅新,五夜收灯后。

献纳高门地,君王识履声。


闽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逝矣嗟天命,谁欤总国成。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持身严矩席,虑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诸儒见典型。

谁将绛蜡千枝泪,镕作骊龙百斛珠。


酪碗冰盘非我称,敢烦西子荐陶朱。

满架酴醾雪未干,滴阶红颗照春残。


知公有意参金鼎,驰送朝霞九转丹。

丈夫出处无两岐,彊自分别儿童痴。
鹿门庞老不愿仕,名与诸葛争驱驰。


天子从臣岂易得,履声已到黄金墀。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


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


馀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锡圭仍拜下,分命遂居东。


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

书生短灯檠,业苦孔之卓。


百巧出寒饿,轻煤收纸幄。


鱼胞杵万计,得此昆仑璞。

纶扉家世动华夷,四十年来侍玉墀。


出入三朝称国老,周旋二帝作经师。


君臣鱼水同休戚,父子鳌峰接履綦。

拂拂深帏起暗尘。
清歌缓响自回春。
月知灯市云间堕,人对梅花雪后新。

国步多艰棘,忠诚誓翼扶。


据鞍方矍铄,骂贼已含糊。


义在光惇史,人亡失壮图。

昔在贤关日,雄飞接俊髦。


家因登第起,名为谏君高。


荷橐论思旧,牙旗出入劳。

谷口之孙材刃铦,如针处囊立见尖。


平生苦心在坟索,入月犹未高骑蟾。


若嫌寿史六十五,论次未必三长兼。

得谢恩重起,追荣爵更崇。


龙蛇新岁忌,鹓鹭旧行空。


图象人怀惠,尊名帝念功。

东里推人杰,西清列从班。


裤襦康二蜀,裘带靖三关。


赤白囊无警,朱丹毂遂还。

席宠三台后,疏恩八座荣。


朝廷真大蔡,边鄙更长城。


戾社符刀梦,王墀识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