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已办深山老此身,到来山事又从新。


拟安水碓寻溪路,取转租田替佃人。


秋月满天云影碎,西风匝地雁声频。

百岁光阴大半过,西山消息近如何。


石门有路知通塞,空谷无人但啸歌。


三峡小桥黄叶少,五溪流水白云多。

掩室白云巅,瞑坐声光灭。


灭处不能知,渐返觉通彻。


目入纸窗明,耳透泉声咽。

开门见白鹤,独立门前松。


敛翮能无忆,凝眸虚所从。


夜泉添过雨,新月起高峰。

频年无俗梦,始觉住山深。


月落猿啼雾,烟销鸟在林。


半开青竹牖,一畅白云吟。

老去住山好,山深逸事兼。


懒眠青竹簟,横睇白云檐。


茶气胜春酿,香烟透夜帘。

生长蓬蒿性,居山不怕穷。


柴门开向日,石磴步乘风。


望远高为室,谋生蚤种桐。

连年频舌病,今夏喜身强。


六十又过二,山林多夕阳。


雨来云脚白,泉落夜风长。

万事不须计,千差只目前。


无人长自默,有月不成眠。


山峻星辰近,溪连草木鲜。

乞食叩门出,携锄候雨晴。


啼林山鸟悦,过竹晓风清。


入涧知云重,分畦到月生。

启户竟何之,行行空自知。


三休林下径,独照岛边池。


日落云根透,风摇竹影移。

敛想成虚咎,抬眸见佛灯。


钟声随叶落,日色照江澄。


牧竖歌方出,林僧归未曾。

久住如初到,春山雨过时。


重云笼瘦石,枯树吐新枝。


水满河梁没,虫藏野鸟饥。

日落千峰失,蝉声远树微。


月光先见水,山气静侵衣。


绝顶重泉下,遥空一鹤飞。

山中常作梦,梦里不知山。


双屦随人去,千门得食还。


夜泉寒竹簟,秋月白柴关。

病骨怜秋夜,夜长不可眠。


久疏芦菔味,惭愧白云禅。


开户望霜月,随身过野田。

偶来枫树下,孤影息秋阴。


涧浅摇清濑,风轻爽素襟。


行人归竹远,散犊入林深。

我自立溪上,水流何太忙。


年年松树绿,日日峡桥长。


林月窥岩户,山风压草堂。

老病心逾澹,饥寒韵更偏。


独怜山月外,无计秋风前。


拾栗煨牛火,驱茅下麦田。

自笑吾生足,支藤上紫霄。


松门山日近,野火石云烧。


老母留芋供,邻僧隔水招。

潦倒一枝筇,逍遥十里松。


偶逢犊鼻叟,同听石溪钟。


骤雨不出谷,晴云隐乱峰。

门前看五老,石上待三更。


望月不知处,沿溪每独行。


云开见雁影,泉远闻人声。

爱友寻山住,山深人未归。


不知秋色暮,空见雁南飞。


树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

薜荔墙边,藤萝石上,自然潇洒。
长松百尺,绝似虬龙高挂。
叹三年、柴扉未开,蛛丝网遍茅檐罅。

地本烟霞窟,兄为巢许伦。


百年歌帝力,十亩乐天真。


抱阜宜营室,还汀许结邻。

十日不相见,相思契转深。


端忧多雪霰,怅望好园林。


钟阜浓于染,茅山翠欲沈。

瑞香本庐阜,瑞昌最为冠。


以此得瑞名,昧者强臆断。


种法避寒暑,锦笼不足纂。

架屋集匠氏,斫石最可恤。


相石千仞端,堑山方得出。


疲形困辇置,巧磓较丝忽。

我生不侥福,始终躬纯臣。


虽更齐楚伪,常障西风尘。


耳顺早引年,挂冠逾八春。

吾年逾七十,真欲愿春迟。


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


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