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


禹贡万年归紫极,秦城千里静雕题。


蓬瀛只在沧波外,宫殿遥瞻北斗齐。

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风推秦岛五更潮。


但从使者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

吾期瑶之圃,玉英良可采。


昆仑在万里,积石更磊磈。


学经傥无用,诗礼发含琲。

雁以无能亨,鼠以有技穷。


古来达生者,神不驰其胸。


物或似而非,稿本夺芎藭。

仓鹒知阳春,乔木声关关。


白驹不食苗,奈此空谷寒。


昔有丹徒士,槟榔贮金盘。

叶公好画龙,龙固不可晤。


安知下其室,惊骇暗楹雾。


昭王亦贸骨,冀以得马故。

楚有吹竹者,工作百兽音。


削格为尔多,滔滔宁适今。


尝俾范驰驱,终日无一禽。

平生莫逆交,弦断寄心赏。


相思望青枫,目极江水上。


念当及时节,农事动春壤。

江南盛郁蒸,代北纷霰雪。


卞生无出游,何以得此刖。


一朝有天运,春华未萎绝。

谢公文章馀,幽事课伐岭。


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


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

鼓吹出西羌,光华动眉额。


鞬櫜望酒泉,面有可怜色。


念身匪兕虎,少日四方迹。

鸤鸠兴独居,百两谁与将。


未见忧忡忡,既觏为龙光。


吹竽沸齐市,零雨暗空桑。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

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

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

锦里名虽盛,商山艳更繁。


别疑天与态,不称土生根。


浅著红兰染,深于绛雪喷。

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


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尔能兵。


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戎塞上征。


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


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

岩卧应未深,故人迹能继。


虽辞何胤肉,尚余许询馈。


麋脍披玉鲜,茵蔯缕丝细。

清霜落乔木,翠色飒以疏。


而我正卧病,萧然寓精庐。


起坐无与欢,散帙聊观书。

梅雨初过浴佛天,寺门香拥稻花田。


七层金碧消砖塔,万里风潮长石泉。


楼观总含沧海气,江山还属太平年。

一片斜阳入渺冥,迩来人更访山灵。


江帆叶叶收前浦,野鸟时时下古亭。


满院吉祥花气紫,半林连理树阴青。

上人者何人,富乐之禅客。


成都昔尝见,时已坐法席。


别来二十年,嗟此出处隔。

淮海皆平壤,隆然片石支。


中央居混沌,明德镇阽危。


不共罗山合,还同息壤遗。

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


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

烽台推落乱栖鸦,向碛孤僧去日斜。


目尽东来无马首,回头西望见人家。

鼓炮三声毕,弓刀十队齐。


黑云驱雁入,骏马杂人嘶。


气到惊心短,头因下泪低。

重门扼断石,峻壁插寒空。


额是前朝字,城犹秦代功。


吹笳喧杀气,侧目见长虹。

百簇旌旗出,惊看令尹才。


烟尘空自绕,锁钥几曾开。


鬼箓宣名姓,刀边问去来。

汉地今朝尽,高天去日长。


山川送形影,冰雪到膏肓。


败垒封狐窟,平沙古战场。

及关犹曙色,十日乱边声。


无计轻然诺,临危任死生。


旅魂先马倦,落月与山平。

堂堂燕冀旧山川,沦没胡尘五百年。


圣主龙飞重汛扫,元勋虎阚共周旋。


金汤控带华彝限,玉帛来朝道路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