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于独鹤心,大于高松年。


迥出万物表,高栖四明巅。


千寻直裂峰,百尺倒泻泉。

天骄取次奉冠裳,畿辅长驱铁裲裆。


王业昔谁开采石,霸图古亦起丹阳。


百年礼乐还丰、镐,一路云霓载酒浆。

千骑东方出上游,天声今喜到宣州。


威仪此日惊司隶,勋业何人愧彻侯!


旧阙烽烟须早靖,新都版籍已全收。

庚戌重九那可忘,置酒萧凉广化寺。


愁对先朝两白发,写图题句供流涕。


是时新遭相公丧,隔湖第宅喧哀吹。

由来喧滑境,难驻寂寥踪。


逼夏摇孤锡,离城入乱峰。


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

老来翻喜病身闲,正好随师远闭关。


留得馀生在尘世,定寻归路入名山。


溪声过耳成流转,云影无心自往还。

十万貔貅候羽旗,登坛横槊赋成时。


频年汉阙丝纶下,此日辕门号令驰。


大海潮生强弩合,平湖波暖画船移。

七圣襄城驾不遥,三花紫气拂轻霄。


遥知问道崆峒后,卤簿相催入圣朝。

二室东西并拂天,中天楼阁拟云烟。


抽毫绝顶嵩峰上,一线黄河坠槛前。

珠履三千各赋才,向来门客尽邹枚。


高牙大纛鸣鞭去,白日遥登古吹台。

翩翩行旆逐西风,十郡材官指顾中。


屈指大廷推第一,河南宁羡汉吴公。

福星万里到金陵,咫尺穷途未可迎。


忽有归帆随铁马,旋思舟麦送金经。


祇园不藉衔环报,清俸还知好义轻。

跃马年年塞北游,春风此日送归舟。


山中树老飞玄鹤,江上莎长卧白鸥。


欲与谢公同隐逸,肯容贺老独风流。

云中白鹿上仙家,缑氏城头落彩霞。
吹断玉笙人不见,春风一树碧桃花。
玉女芙蓉接汉京,金人高掌露华清。
茂陵松柏今零落,云里空闻卫叔卿。
师今方入定,胜果几时成。
法向无空灭,心因不住生。
湿灰犹示相,稿木可为形。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
酬恩莫过茅三把,尽孝惟须水一杯。
衰老久应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
白日君将去,黄垆我尚留。
莫言朋友义,能免众生忧。
残雪填沙碛,悲心满壑沟。
东南端此赖平安,民力深知事事难。
天子芳虚前席问,殿前应正触邪冠。
将琴携鹤隘通衢,竹马童儿五裤纡。
忆得使君才到日,木棉开尽叹无襦。
旌旗才指桂林途,五发偏师五献俘。
从此皇威清岭海,不劳民吏望来苏。
蒙蒙云气湿霓旌,小队红绡凤䗶明。
鸾鹤舞随行道影,鱼龙出听步虚声。
淮南高士青毛节,句曲仙人碧玉笙。
九衢车马尘,不染了空人。
暂舍中峰雪,应看内殿春。
斋心无外事,定力见前身。
羽轮暂别大茅峰,又御青冥万里风。
月帔引朝宣德殿,云韶赐宴集灵宫。
悬知汉室龙颜主,似见商岩鹤发翁。
透甲霜风扑面沙,孤臣飘泊久无家。
北怜戎犬栖黄屋,西望冠裳举翠华。
我寄猗兰幽里操,谁吹胡拍惨中笳。
闻道巫山天下奇,峨嵋西峙更嵚巇。
料嬴点染丹青笔,马尽临淄曼丽辞。
去年我自栖贤返,今日看君领众行。
不住都缘衰病累,安禅伫想道风清。
山多橡栗频收煮,地少王臣易隐名。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将归谁尤,耗斁此下土。
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
闻道燕山好消息,晓来驿骑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