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虎豹生憎上九关,诸公衮衮遂难攀。


面颜已老尘埃里,精力虚捐簿领间。


束带敢言趋玉陛,横戈犹忆戍天山。

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
城雉衔西山,走青嶂。
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

一回落第一宁亲,多是途中过却春。


心火不销双鬓雪,眼泉难濯满衣尘。


苦吟风月唯添病,遍识公卿未免贫。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

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馀。

青虹跨高岭,雌霓隐其下。


傍穿度窈窕,忽上得潇洒。


钓矶字忘鱼,亦复无钓者。

未明唤僮仆,江上忆残春。


风雨落花夜,山川驱马人。


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

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岁月老将至,江湖春未归。


传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

山因秋澹泊,静理作游心。


策马排云至,看鸿带月深。


草烟迷础色,松响触泉音。

杨君孝行世所闻,孝诚直达通高旻。


有司奏授录国子,大哉圣明重孝理。


始知天人一理同,六堂化育如春风。

孝治兴朝重,覃恩守制还。


哀音联北雁,遗爱见南蛮。


愿深楼至后,心许懒残闲。

节钺王臣贵,灵山嘱自今。


断肠萦子舍,翘首望祇林。


云影藏龙浅,天花积雨深。

奉命临南越,含哀返蓟门。


双旌发穗水,千骑指相原。


布地初成果,论因知有源。

趟北方忧水,河阳尚用兵。


三男都遣戍,九帅各连营。


时乱鸡惊夜,天寒雁伴行。

吹台高咏别中州,万里驱车登此楼。
去鹤江空云影晚,落梅风絮笛声秋。
诗题黄虎闻西渡,劫转红羊识上游。
倦客无家病失依,孤斋九日正添衣。
登高坐废江亭约,访旧才从沽上归。
秋后风怀人比菊,梦中乡事柳成围。
谁倩冰霜一扫空,旋烘和气转春风。
野田溢水层层落,山路催花树树红。
门巷旋教开竹径,姓名初喜挂琳宫。
紫汉回天斗柄横,萧萧羸马困遄征。
南归昼绣恩偏厚,应有乡人笑夜行。
醉翻余沥浣征衣,喜向风尘暂息机。
多少春明退朝客,十年曾有几人归。
望见家山一抹青,澹烟初日漾江汀。
先生才了还乡梦,已报轻帆过御亭。
鹎鵊声中雨似丝,昏昏乡思苦难支。
楝花风起归舟急,要趁黄鱼上箸时。
痟中邂逅饮寒冰,未及公书慰鄙情。
脂辖近离双凤阙,拜恩新倅五羊城。
旌旗晓过山川秀,笳鼓春归里落荣。
前山无夕阳,犹问夕阳洞。
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终日纷纷俗务中,出门喜见翠螺峰。
幽情久抱空斑鬓,胜概长孤只醉翁。
拟采紫芝休晚岁,便从白鹿仰高风。
驱车出滇左,道旁式齐衰。
棘挛眷容墨,黯惨令心哀。
停车急前步,问子从何来。
匹骑冲寒,把激荡、孤怀谁诉。
莽千里、霜低土屋,风严戍鼓。
坏壁金丝东鲁宅,荒原戈戟南徐府。
高天淮水澹悠悠,南向春江日夜流。
极目烟花伤客思,金堤明月是扬州。
草长花飞客路长,扁舟今日渡山阳。
笛声吹落黄河月,淮北淮南总断肠。
天与遐年道诣酣,灵光颓去竟何堪。
帔寒谁恤任公子,笔记人怀《老学庵》。
早有鸿文惊海外,空余牛斗烛江南。
晓凌残月去,暮带暝鸦还。
日落光依树,秋深瘦到山。
宦情原自澹,诗意近尤间。
忆昨风光上巳天,双旌婀娜大堤边。
髯仙控鹤今何处,走马寒烟一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