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荒蹊腊雪春尚埋,我初独与徐生来。


城高树古禽鸟野,声响格磔寒毰毸。


颓垣败屋巍然在,略可远眺临倾台。

风吹城头秋草黄,仰见鸣雁初南翔。


秋草风吹春复绿,南雁北飞声肃肃。


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长河终岁足悲风,亭古台荒半倚空。

惟有雁归时最早,柳含微绿杏粘红。

稻粱留不得,一一起江天。


带雪南离楚,和春北入燕。


依依前伴侣,历历旧山川。

春光深浅没人知,我正南归雁北归。


头上一声如话别,一生长是背人飞。

亦知南国稻粱肥,水满春江努力归。


闻道楚人缯缴细,平沙短草尽藏机。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如帷复如荠,历历映沧洲。


故障千里目,剩作一重愁。

刷羽梁王池,春至欲言归。


牵我东南恨,随君西北飞。

故岁东南客,新来西北飞。


声迷江月老,阵入塞云稀。


远恨抛书素,馀音付玉徽。

歌堂面渌水,舞馆接金塘。


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凫归初命侣,雁起欲分行。

别来不觉八周星,过尽长亭又短亭。


霜雁贴天飞去去,弋人何事慕冥冥。


梅开春信宾南国,草劲秋声警虏庭。

作计胸怀早,为生去住频。


固违阴岭雪,不尽洞庭春。


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

弧矢千夫志,潇湘万里秋。


宁为宝筝柱,肯作置书邮。


远道勤相唤,羁怀误作愁。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未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秦关楚水天涯路。
唯有归鸿知住处。
经时巳换蓼花洲,依旧难忘芳草渡。

到君生寒里,寒尽春边,惺惺还自分晓。
烟水无涯,关河何处,长是梦魂飞绕。
任不归来,也堪信宿,柰他幽悄。

病眼遥天认不真。
一双双影未全分。
空花摇曳乱春云。

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


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


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

江南荷叶黄,见尔来江乡。
江南春水暖,归路同天远。


春复秋,秋复春,南来北往多苦辛。

楚水几时绿,归鸿前后闻。


江湖久漂泊,南北忍辛勤。


意气融融日,声音漠漠云。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芦湾风带雁声愁,蘋蓼花开水国秋。


望到钱唐门外路,晚凉人倚小红楼。

一入雁苍山,山苍雁落湾。


石螀鸣杼下,沙鸟宿窗间。


吾子动多悔,老夫今稍闲。

南国春早暖,渚蒲正月生。


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

归雁亭前坐久之,晴云吹散碧参差。


江湖秋水已如许,惭愧仇池徙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