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色有时尽,公门终日忙。


两衙但不阙,一醉亦何妨。


芳树花团雪,衰翁鬓扑霜。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


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

满城风雨满城尘,盖紫藏红漫惜春。


春去自应无觅处,可怜多少惜花人。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苦相催。


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落翠苔。

无计留春住,从教去复来。


明年花更好,只是老相催。

剩脂残粉谁收拾。
枉累人愁泣。
阑干十二,藓阶苔径,春恨如织。

畏老身全老,逢春解惜春。


今年看花伴,已少去年人。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春色斗空花亦休,绿园深锁更谁游。


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

九十日春无几日,不堪风雨竞吹花。


舞英逐水向何处,泛泛斜溪伴晚霞。

乱漂源里红雨,净洗枝头雪绵。


只讶欢非前日,安知春是去年。

朝来风雨歇,春意漠然收。


去我不辞诀,凭谁能借留。


杓星渐西转,洛水自东流。

愿言未偶非高卧,多病无憀选胜游。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春过一半未能知,此后还愁不肯迟。


斜日浮云楼上醉,更无言语嗅花枝。

风又雨。
春事自无多许。
欲待柳花团作絮。

六分春色一分休,满眼东波尽是愁。


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无穷懒惰齐中散,有底机谋敌右侯。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沈痼冷如灰。


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


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

映阶芳草净无尘。
新晴隔柳阴。
绿丝步障碧茸茵。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
旋点检、雨障云妨。
遮红护绿,翠帷罗幕任高张。

阑干曲曲柳阴阴,路积残红半指深。


却谢多情双燕子,飞来飞去说春心。

袖手归来避世尘,酴醾对坐惜馀春。


靓妆不入市廛眼,幽韵只应丘壑人。


醉唤江梅君益友,力移亭竹我比邻。

东皇收拾春归去,独遣酴醾殿后尘。


怜我寒窗赋愁寂,时看玉面送残春。

满眼伤春色,瑶花堕玉卮。


群仙下来看,皎月自相随。


国艳晚尤贵,天香发每迟。

自有林亭不得闲,长安豪贵惜春残。


晚来风起花如雪,为问无情岁月看。

恁啼鹃、苦催春去,春城依旧如画。
年年芳草横门路,换却王孙骢马。
春思乍,甚絮乱丝繁,又过寒食也。

山园晴眺望,风花日暮稀。


迟此花间饮,犹得送春归。

蜂黄蝶粉依然在,无奈春风改。
小窗微切玉玲珑,千里行尘不惜牡丹红。


西陵松柏知何处,目断金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