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晓趋丹禁,红缨降紫宸。


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已愧双旌古晋陵,更堪一节古羊城。


偶逢旧治年频熟,忽署新衔手尚生。


山与君恩谁是重,身如秋叶不胜轻。

雨露丝纶下玉宸,问天乞得个闲身。


一生无恨长多感,三请归休恰四春。


手板抽还大丞相,安车悬示后来人。

随牒江湖四十年,寄名台阁两三番。


全家廪食皆天赐,晚岁祠官是地仙。


匹似分司转闲散,也无拜表及寒温。

纳禄惟愁晚,蒙恩未听辞。


猖狂思再渎,感恋独多时。


但有花开日,无非饮醉时。

卸头灯影背,坐拥鸳衾待。
待听归骑声,已三更。


犹自瓣香亲炷,礼双星。

独焰流红泪。
更筹搅心碎。
愁锁思沉吟。

士有一长斯可矣,文兼众妙古难之。


元丰御览诸生赋,淳化屏题侍读诗。


序建隆须还巩笔,记储祥必待苏碑。

批凤提鳌间世遭,老臣全未报丝毫。


封还不觉天颜近,劝诵偏知帝学高。


户外昭容犹紫袖,柩前诸后更黄袍。

禁中宣召佯狂李,度外蒐罗不第蕡。


先帝英明亲擢汝,孤臣老死敢忘君。


坏麻讵忍加城罪,庭著居常读轼文。

圣度如天未易量,每怜孤直赦疏狂。


中伤竞发千钧弩,拂拭重登七宝床。


昔忝未归同二老,今无殉死愧三良。

或犯威颜批逆鳞,容如天地养如春。


早年憔悴行吟者,岁晚赓歌喜起人。


风雨无终飘暴意,雪霜有大发生仁。

昨者欃枪久未收,宫中斋素却珍羞。


宵衣密遣庚牌递,露布差宽丙枕忧。


大渐忽然开玉锁,积勤端为保金瓯。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


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近来情转深,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

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
彊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洞房花独宿。
啼损横波目。
锦字不思看。

荐书及龙钟,此事镂心骨。
亲知殊悢悢,徒御方咄咄。


丛台邯郸郭,台上见新月。

猎猎寒风岁逼除,柴门剥啄到双鱼。


亲憎言禄催偕隐,友贱求名劝著书。


薄俗休官如物故,畏涂削籍当迁除。

两月春明席未温,眼看深谷又高原。


金多争羡雒阳路,祸至方思上蔡门。


五鼎食烹皆主父,三期贤佞总王尊。

破帽青衫又一回,当筵舞袖任他猜。


平生自分为人役,流俗相尊作党魁。


明日孔融应便去,当年王式悔轻来。

孤生半世饱艰辛,敢恨虞翻骨相屯。


吾道非与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


养成枳棘难为橘,刈尽椒兰不作薪。

事到抽身悔已迟,每于败局算残棋。


都门有客送临贺,廷辨何人是魏其。


杨柳曲中游子老,车轮枕畔逐臣知。

久知不去又将钳,无奈时情似蜜甜。


薄命东华糜月俸,虚名南斗动星占。


出山我自惭安石,作相人终忌子瞻。

乌石崖西一室清,先生白首坐穷经。


莫言稽古全无力,静拥琼毡看蜃生。

七萃和銮动,三条葆吹回。


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


咫尺天颜接,光华喜气来。

异乡多景色。
杨柳摇轻碧。
此时君远行。

岭上梅枝,送春风芳讯,直抵吾庐。
陵江一军独进,净扫萑苻。
鸣琴未几,便承恩、五马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