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


欲见自己,频掣驴耳。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

尘是文信,界是沙弥。
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
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

公身为国轻生死,绻绻故人尚如此。
薄君君之幕僚耳,闻疾乃如疾在己。


磨盾手挥书两纸,刀圭欲救膏肓起。

山翁伏腊竞鸡豚,海舶针罗失晓昏。


六尺托孤俱赵氏,一宵投王得公孙。


波涛解逐旌旗走,岩洞宁无气魄存。

每疑天意不分明,枉杀呼天问屈平。


诸葛既难扶后主,庐陵何用产先生。


停舟此夜艰危地,出户当年叹息声。

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


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付一空。


展转干戈春梦断,凄凉风雨客途穷。

宗臣祠墓草离离,罗紫山前世罕知。


万里丹心悬岭海,千年白血照华夷。


遗民但作西台哭,山鬼犹歌正气辞。

岩岩古潮阳,有山峙其东。


下为信国祠,额榜曰大忠。


丹青半剥落,冠笏犹清雄。

公生端平间,厥岁曰丙申。


谁云火德衰,魁杓指朱鹑。


郁郁富田乡,紫云气氲氤。

庭蕉实方黄,荔子丹离离。


撷之用荐馨,薄寄千秋思。


有明萧黄门,实肇为斯祠。

公诗纪生日,实始山中作。
客聂、谢、朱、萧,唱酬夕飞爵。


筑堂面大江,文笔峰崿崿。

公生阅己亥,逮今十有二。


公甫四龄时,头角已顿异。


屠维大渊献,于时岁方次。

痴龙兀挟云阵舞,海天十日九风雨。


脉脉隔江不得语,冒雨寻僧禅趣古。


何期海上听潮人,心花怒发天地春。

七忠祠前陈羽舞,闪闪云旗降风雨。


荒山夜出英灵语,如闻此会足千古。


谁其尸者狮山人,万里来话琼林春。

轮囷肝胆定交初,同吊双忠古愤摅。


留与南疆谈掌故,水曹楹帖状元书。

枯木寒鸦夕照迟,大书深刻壁间词。


淋漓元气千秋笔,俨雅堂前第二碑。

兴亡细事耳,人气延天命。


吾乡有文谢,万靡挽使正。


谢像藏退庐,竦瞻缀微咏。

濯锦江波漾绣衣,邻翁走报入柴扉。
雨馀门巷青骢滑,花外旌幡白鸟蜚。
岂有雄文倾辈行,屡烦青眼顾寒微。
忆昔南冠日,厓山恨未忘。
魂沉柴市月,泪尽蓟门霜。
白雁衔江草,黄龙逐海航。
南渡衣冠梦一场,空山信国有祠堂。
五坡气象留磅礴,片石须眉自老苍。
野父犹谈名相业,村娘尚带内家妆。
秋风吹白露,寒色满皇都。
海树浮云尽,江天明月孤。
疏砧连北塞,群雁过西湖。
春色无端满地莎,伤心燕市偶经过。
清风又读忠臣传,白日如闻正气歌。
社稷一身惟死是,纲常千古有功多。
信国英特才,身值叔季时。
士类既推首,相业良在兹。
鞠躬尽劳瘁,天必济艰危。
皈依经卷。
法曲仙音空献。
渺心期。
是何意境。
眼底烟云无定。
莽平沙。
小儒炎午未知公,留虏依稀测此胸。
但有残生能震动,非关一死要从容。
玉琳未没犹梁历,有鬲虽微系夏宗。
倾厦谁能一木支,科名虽蚤幸权迟。
两山雅构方投老,万死余身更出师。
罴虎从风奔羽檄,蛟螭挟水逐牙旗。
马上琵琶,谁则愿、画图生色。
何况有、五津烽火,三秦城阙。
思在洛阳应奋起,眠过白下曾欹侧。
寄语诗人,可曾似、玉颜鸦色。
休更拟、铜仙铅泪,痛辞宫阙。
七发谁从枚乘后,五噫常在梁鸿侧。
烛花含雨莫相催,笑口论文岁几开。
梦醒知君还起舞,村鸡声裹听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