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


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

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

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

江上多嘉客,清歌进白醪。


灵均良可笑,终日著离骚。

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


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

风物皆堪喜,民灵独可哀。


稀逢贤太守,多是谪官来。

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


中间好田锡,风月亦盘桓。

数仞黄堂上,题名仅百贤。


孤高宋开府,千载可拳拳。

政化由来通上灵,丰年祥瑞满窗明。


气严坐久灯凝燄,片大更深屋作声。


飘掩烟霞何处去,欹斜杉竹向帘倾。

仙掌空思归未能,焚香冥目对残灯。


岂知瑞雪千山合,空觉春寒半夜增。


翳月素云埋粉堞,堆巢孤鹤下金绳。

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


碧云诗里终难到,白藕花经讲始终。


水叠山层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风。

独自住乌龙,应怜是衲僧。


句须人未道,君此事偏能。


坞湿云埋观,溪寒月照罾。

风雨教春处处伤,一宵云尽见沧浪。


全无片烛侵光彩,只有清滩助雪霜。


烟蔽棹歌归浦溆,露将花影到衣裳。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


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


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

勾吴半在海山中,闻道驱车更向东。


旧治空传汉都尉,遗民无复楚诸熊。


文章老去轻时辈,势利恬来付觉雄。

宣尼救世心,爱人何汲汲?人或不受爱,伐木仍削迹。


虽则仍削迹,亦爱不终息。
倾覆与流离,吾道自正直。

仰辰台上仰辰游,一曲歌声彻九州。


感得圣恩深似海,外臣早许作巢由。

遂翁亭畔碧桃开,招隐溪头画舫回。
曾奉云鸿此真赏,到今羽翼出尘埃。
闲窥玉字书千卷,渴饮金茎露一杯。
久从光禄长城戍,却到严陵旧钓滩。
休问簿书边报急,且听宅舍水声寒。
舟浮南渡云千里,睡起东窗日数竿。
闻道银符渡睦溪,桐山应为长清晖。
渔翁几十迎舟拜,沙鸟成双夹旆飞。
检点簿书茶贡蚤,体量风物橘奴肥。
井落瓯闽近,乡亭百粤连。
一蓱游宦客,两桨上滩船。
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
花意知君改外台,乱红飞尽见苍苔。
纵教颜色明年在,前度刘郎肯再来。
主人今向日边归,犹有清香满谢池。
为嘱西风莫摇落,不禁憔悴夕阳时。
汴水东浮不系舟,到官无事只轻鸥。
不才自古侥天幸,请却俸钱溪上游。
关山雨雪征人泪,京洛风尘倦客心。
谁信子陵溪上去,一川秋净涤烦襟。
雨后惊涛激箭催,为君停棹把离杯。
宦游向老令人笑,别恨伤春触处来。
故国未归江令宅,全家且上子陵台。
解纚向萧瑟,叙别喜英豪。
野水征帆迥,秋天醉幕高。
使旟标画隼,骑吹压霜涛。
新定与并门,天南天北人。
扁舟江外客,别乘塞垣身。
朔马惊鸣橐,秋鲈上钓纶。
溪山千古绝浮埃,时拂朝衣上钓台。
却恐被它渔父笑,糟醨不啜又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