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


嫩节留馀箨,新丛出旧阑。


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新竹翛翛韵晓风,隔囱依砌尚蒙笼。


数间素壁初开后,一段清光入坐中。


欹枕闲看知自适,含毫朗咏与谁同。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

老竹坚刚幼竹柔,此君年少也风流。


锦衣脱体未全瘦,雪粉围腰犹半愁。

尚有周郎手种痕,怀人将竹当人看。


寄言黄鹤楼前客,今岁新添十五竿。

老眼逢书怯细看,抄书一事更应难。


昨携如意敲新箨,右臂朝来作许酸。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没春寒。

青士何年下大荒,羽仪禁省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林忽喜一梢长。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


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最爱中唐竹,春来百个鲜。


笋残霞落泊,梢散粉婵娟。


早叶危衔露,昏枝巧住烟。

别坞破苔藓,严城树轩楹。


恭闻禀璇玑,化质离青冥。


色可定鸡颈,实堪招凤翎。

青苔斸破植贞坚,细碧竿排郁眼鲜。


小凤凰声吹嫩叶,短蛟龙尾袅轻烟。


节环腻色端匀粉,根拔秋光暗长鞭。

烟梢露叶碧蒙茸,迸出新林尽箨龙。


青玉雨馀春粉少,楚辞多写墨香浓。

数枝春粉嫩,箨解即琅玕。


未忍青青玉,持将作钓竿。

袅袅薰风软,娟娟湛露光。


参差仙子仗,迤逦羽林枪。


迥去侵花地,斜来破藓墙。

新竹乃吾旧游地,沧桑转眼馀哀泪。


谁知更有能诗人,五指峰边吟古春。


丈夫读书兼读律,致君尧舜乃有术。

绿玉初抽粉尚深,清风便伴此君吟。


虽然未见凌霜操,已是先虚应物心。

昨过野寺乘凉好,偶向山僧觅竹栽。


槛外喜看团绿玉,阶前何惜破苍苔。


影窥月幌清尘梦,爽入风窗进晚杯。

犊角初穿地,龙梢倏过墙。


孙枝高胜母,野色翠侵堂。


林许清风入,人将俗抱忘。

一夜银河泻欲干,桑田几似海漫漫。
岸颓墙仆吾无憾,栽活苍筤数百竿。
筼筜幽谷,树树翠琅玕。
和烟滴露,负日凌云,清节巑岏。
旧梢长,新箨解、东风弄巧,一宵补尽残山。
柳营茅土倦粗材,因向山家乞翠栽。
清露便教终夜滴,好风疑是故园来。
栏边匠去朱犹湿,溉后虫浮穴暗开。
卜居何许最心降,十亩苍云绕石矼。
远响暗中闻绝壑,茂林疏处见澄江。
凌风拟著亭当径,揽翠时分榻近窗。
陶公解组官书晋,和民韬光璞抱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