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天云叶翳朝霞,风卷泥沾不惜花。


群玉山高春好在,人间烟雨暗千家。

狂风当午歇,庭户绝纤尘。


落蕊粘芳草,游丝挽暮春。


间关莺语滑,来往燕飞频。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岁除夜雪一寸许,便觉新年喜气多。


大观元年第一日,一番胜事信可歌。


歌不已,鼓声起,漫垄连村如市里。

上人偶作十日留,才别便觉如三秋。


应觉拥炉华藏客,不知对雪姑溪愁。


清诗字字吟可老,冷日愔愔谁见投。

秋飙无踪迹,空中声奔驰。


枯桑因已验,老病仍先知。


惊沙入破隙,危叶堕绿枝。

去年龙母沐,今年龙妇浴。


民何竞相传,讹言初愿戮。


沐水不湿缨,浴波吞目睛。

谁知山中水,忽向舍外流。


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


穷蛇上竹枝,聚蚓登阶陬。

为爱墙隅芳草色,故遮霜霰待新春。


火烧雨洗寻无处,只有东风吹旧尘。

平生对雪须千首,何事今春无片词。


老大怯寒唯泥酒,穷愁须醉不吟诗。


润催庭柳将开眼,冷送江梅欲别枝。

寒食穷愁叹陋邦,可怜终日雨淙淙。


不妨农亩连云稼,独惜园花脱锦杠。


最苦繁声欺屋漏,愿看霁色放春江。

夜来飞雹惊我眠,大者磊落几如拳。


起听但觉屋欲动,檐瓦破坠无复全。


是日晚晴星斗出,镜静万里无云烟。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


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

晴天好驴稳如坐,鹅眼黄边只十个。


今朝百个不教骑,早起怀人午将过。


此时观中杨道人,三四黄冠拥火盆。

谷日之雪一何大,一尺一半自昨夜。


望中飞絮已迷天,安得犹窥凤城瓦。


横街十丈滑如油,短驴难踏转生愁。

元日独酌不成酡,穿邻唤客雪中过。


三百六旬又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


帻软渐知簪发少,兴豪那计酒筹多。

门外湖光潋滟中,春寒那听雨蒙蒙。


吹残梅雪如山雪,颠得江风似飓风。


双燕拟来寻旧约,小桃浑未试新红。

八月大地千里赤,蓐收权轻苦无力。

未许寒蝉饱风露,聊为秋蚊增羽翼。

蒲葵呼扇腕欲摇,絺绤捐衣汗犹滴。

夜雨声喧万壑雷,奔流明日自天来。


深疑瓠子河初决,复讶浮山堰始摧。


水涸成梁真漫尔,山行乘橇信悠哉。

长江水自光摇空,阳侯欲与风争雄。


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


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

颠风尽日恶,顽云吹不开。
行人对面不相识,千岭万岭沉风霾。


不知谁纵一炬火,坐遣万屋成飞灰。

郊祭严祠事,斋宫肃夜寒。


鸾刀催宰急,庭燎及晨难。


雨湿牛羊俎,烟埋币帛坛。

掠地冲风敌万人,蔽天密雪几微尘。


漫山塞壑疑无地,投隙穿帷巧致身。


晚积读书今已老,闭门高卧不缘贫。

春信惊催玄腊残,江梅犹带六花蟠。


屠苏饮出冰余冷,组练光浮木末寒。


吹垢岂期风入梦,洗兵自合雨成漙。

长至前逾一月晴,忽然细细雨无声。


中宵变作今□□,□得楼头鼓角清。

吴山胜概甲杭州,正旦晴明到上头。


红袖南人簪翡翠,金鞍北客骤骅骝。


丰年似觉春尤好,新岁何为雨不休。

生死由来一念间,回头不落鬼门关。


细思上策莫如醉,稍据要津焉得闲。


婢仆冻饥犹恋主,儿童婚嫁合还山。

谁遣青天变漏天,人闲无复有平田。


女娲鍊石端何物,子产禜龙未必然。


死徙衔冤终不雪,生存忍饿更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