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年风雨多,平陆成沮洳。


吾庐地尤下,积水环百步。


客从城市来,熟视却复去。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骇里闾。


一井深藏缘底事,百年不出待潜夫。


弃捐泥土性仍在,睥睨林亭气渐苏。

皂帽缁尘卷。
任相猜、杜陵野老,伤心顿遣。
倦眼摩挲双阙望,铅泪铜盘偷泫。

万壑千岩不易求,壶中聊寄小瀛洲。


稍看硉兀云峰出,便有檀栾桂屿幽。


绝境自知难遽忘,奇踪争怪独能留。

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


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

傍东风,寻旧事,愁脸满红箸。
任是年深,也有系人处。
可怜黄土苔封,绿罗裙坏,只一缕春魂抛与。

来访藏春宅,因登静寄堂。


异香薰宝鼎,清乐送瑶觞。


穿竹过花所,寻梅见海棠。

六树梨花打百毬,昔年曾记柳桥头。


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


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

出头杰阁想峥嵘,当日佳名达裕陵。


岂料生存华屋处,将军于此窖寒冰。

韦白两公名欲埃,芗林一出未难才。


树从居士池边种,香入苏州句里来。


陶令北窗应好在,何郎东阁为谁开。

郑驿留宾处,看花又一年。


香囊依叶密,锦伞向人圆。


子敬新游岱,吾宗复在边。

投老边庭犯雪沙,眼明上苑挹霜华。


谁教翠幕围疏艳,长误红灯影坠霞。


秋色重看真梦里,冷怀何处不天涯。

往事浮云变,离怀日月长。


汝衫犹未绿,吾鬓久先苍。


诗好能如父,家贫不拜郎。

上客平津阁,先朝建礼门。


时名五字贵,国体片言尊。


倏忽风云变,消摇岁月存。

十年高坐许重登,不向无机说小乘。


破尽六宗犹竖拂,听来半偈是传灯。


谈时舍利祥光显,到处军持法雨兴。

竹泉重理旧潺湲,能费亭前玉几竿。


云卧半檐晴亦雨,雪飞六月午犹寒。


野人久有烟霞癖,官屋何如天地宽。

灵旗半夜偃胡风,百丈埔前战血红。


异代双忠更张许,男儿千古逊英雄。


麻沙故乘讹遗迹,禾黍秋原失寝宫。

一篙春水绿平桥,兰艇相将逐暮潮。


河畔柳枝新系马,渡头桃叶旧吹箫。


六朝金粉愁烟没,二月莺花苦雨消。

梅花不复见,况乃扳花人。


花飞别故树,粉黛化为尘。


秋风卷落叶,虫豸鸣悲辛。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山从何来石无根,水从何来山无源。
忽然幻出如自然,群峰崒嵂声潺湲。


石工貌愚性机巧,两手顷刻成陶甄。

何人栽五柳,雅目自萧公。


要使广文舍,长存彭泽风。


名因贤者复,趣与昔人同。

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


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

往昔秦郎妙天下,淹留尝倚仲宣楼。


长材不用虎为鼠,塌翼竟从蜩与鸠。


夭矫飞云蜕仙骨,连卷雌霓落墙头。

西桥月色昔人游,南楚春光野客收。


堪笑地灵多爱惜,一宵鸣雨送羁愁。

亭废逢僧未问因,后人谁复续前人。


我来景物还潇洒,不解行春且醉春。

尝谓海棠春一梦,却成因果结天葩。
有同仙客夸桃实,不待诗人赋木瓜。
龙颔珠今归汝手,锦衣囊合在谁家?
明年燕子来时候,更与维摩作散花。
一峰高耸碧嶙峋,一族相延几百春。
庙守甘棠思歙簿,家传乔木自江人。
幸瞻日月分馀照,渐觉诗书起后尘。
伊水渊源出未穷,故乡尸祝礼何丰。
能崇命世真儒庙,全仗分司御史功。
伫见门墙登士子,岂徒伏腊走村翁。
十年心事两蹉跎,南北东西别恨多。
今日樽前重把手,相看争奈白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