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

腊月九日暖寒客,卯时十分空腹杯。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貌偷花色老暂去,歌蹋柳枝春闇来。

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


露凉花敛夕,风静竹含秋。


素志应难契,清言岂易求。

燕泥衔杏,雨炉熏隐,篆朱户昼愔愔。
半窗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
羊车再到,那不见、招手楼阴。

同舟载得数家禅,江上潮声促放船。


老大出山如出世,去留由我不由天。


一生活计从今日,五岳归来定几年。

曲栏干外。
前度轻红退。
疏雨断,微云碎。

亭亭石塔宝公龛,剩喜僧床得对谈。


坎壈词场君亦滞,驱驰世路我何堪。


军书又见纷南北,敌势由来说二三。

当年丞相读书林,谁识更张万事心。


垄上牛羊共回首,插天乔木暮阴阴。

草堂一壑转山腰,杖策无因隐士招。


蕙帐只应容我老,冷猿孤鹤夜寥寥。

北山应见太清年,兴废由来亦偶然。


自我得之还自失,老禅刀尺尚相连。

葛岭跻扳屐齿苔,旧游山鸟不相猜。


绣衣使者虽同调,不许联镳共往来。

寻芳缓步玉津园,掷果闻呼石洞猿。


更说公馀多乐事,酒船撑过涌金门。

越水吴山未了青,越调吴歈尽可听。


自恨昔年骑马过,钱唐佳处不曾停。

流水阊门画舸横,姑苏台上暮云平。


五年一觉吴宫梦,珍重归鸿肯寄声。

一榻萧然紫禁东,碧天如水夜将中。


繁霜气侮青绫薄,烱月光涵玉署空。


林影不摇寒印地,柝声相续远含风。

有客高车入汉关,岐亭尊酒醉离颜。
雄心久已叹伏枥,远志何妨再出山。
圣主正开新凤阙,词臣应冠旧鹓班。
淑气将春海上回,鱼龙蛰欲启风雷。
花明彩胜增王月,菜引青丝滞客杯。
万里关山天畔隔,几时消息日边来。
功勋尤喜晚年成,出语常令四座惊。
重望固应居国老,谦光犹复礼儒生。
彤庭宴罢看仪凤,黄阁诗成听禁莺。
位列台阶五福昌,怜才多见进贤良。
诏编简册兴文教,宴锡蒲觞被宠光。
雅量容人皆感德,新诗对客即成章。
东山久系苍生望,周庙礼成出汉家。
聚玉喜从梁苑后,离觞愁向夕阳斜。
桑干夜渡天留月,雪霁村行树未花。
因君怀抱未能开,白鹤矶头一棹来。
江黑坐看飞雨至,酒酣催趁落潮回。
故人有约金重过,野老无机不用猜。
之子面如玉,沿流送我行。
低回羸马缓,叶帖敝冠轻。
岩邑经三宰,茆堂只数楹。
植桐半亩荫,种竹一帘翠。
儿今皮骨坚,吾衰亦良慰。
三眼井边庐,是儿试啼地。
万里何缘入梦中,照人颜色旧时同。
醒来不是当年事,寒气侵衣起朔风。
故人旌节驻黔中,十八年来事不同。
今日重行黄叶路,愁人依旧白杨风。
避寇入山围,游观尔已捐。
匈奴忽解甲,金瓯缺复全。
登高一舒啸,慷慨动乾坤。
南门供帐江上亭,北门觞酒湖边榭。
两年出饯略可数,往往行人半同舍。
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忆见萌芽日,还怜合抱时。
旧欢如梦想,物态暗还移。
素艳今无几,朱颜亦自衰。
江流雾敛自晴川,江阁秋深况绮筵。
幔卷微风添坐色,阶含溅水倍花鲜。
当歌浪鼓蛟鼍夕,隔岸山摇竹树烟。
乞归久作青山主,饱食闲眠学懒慵。
春来准拟岩前卧,瀑布还当第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