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塞江流柿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



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众船争取疾,直赴两山口。


吾船独横趋,甘在众船后。


问来风不正,法当走山右。

家寄五湖间,扁舟往复还。


年年生白发,处处上青山。


去国空知远,安身竟不闲。

云势移峰缓,泉声出竹迟。


此时无限意,唯有翠禽知。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


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


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


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


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

儒业尊高,文章显贵,算来世路荣奢。
苦心劳志,求望步云霞。
假使登科攀桂,黄粱梦、空悟咨嗟。

行尽江西路,初乘湖北舟。


荒城叹权皓,贤令惜韩欧。


漫浪无元叟,峥嵘有故洲。

五月溪山路,水深云更深。


溪梁连近麓,帆影掠长林。


巨浸愁农事,重阴伤客心。

碌碌复碌碌,驰驱半世为斗粟。
去年腊尽江左边,今春又驾江南船。
家贫每畏别离苦,不知携累还颠连。
一蹑寿昌境,山深溪水苍。
编柴作篱落,囊石当桥梁。
野店炊烟接,官涂松吹长。
一叶迎流百尺泷,兴随秋水拍篷窗。
不知造物留何意,故纵惊涛注此江。
险峻未愁风雨恶,忠诚曾见岭云降。

龙节迢迢去不归,汉家将军建国威。

当时曾见楼橹集,异代空闻尘土飞。

风压春潮吞乱屿,岸分古木转斜晖。

吴王宫殿西山头,萧萧爽气长如秋。
武昌连都甚偪仄,赖有此山供胜游。
东南豪杰俱故旧,当年孝廉孙仲谋。
似听雷雨急,此地恶风波。
天到山头断,舟从石上过。
危难先作响,骇浪细旋涡。
曲沟流水绿蜿蜒,正值春风上巳天。
不是永和东道主,一觞亦复会群贤。
归榻彗南轩,行歌日已晏。
君看五斗米,不作渊明饭。
近市轻烟浮,晨炊日已晏。
醒来看黄粱,犹似梦中饮。
秧萎忧严寒,蛙骄喜绵雨。
溜声听转长,霁色望偏苦。
误国谁人昔主和,卷天冥雨沸鲸波。
广闽边海创残尽,廊庙凭公得算多。
六月功成归战舸,薰风民阜听弦歌。
田家无桑蚕不育,寒机不奈蛩声促。
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
暝发新昌县,晨临赤土隈。
秋花随地有,渚雁与云来。
杂树炊烟出,前泾山照回。
一片浮云暗路歧,忽成西笑忽东悲。
差池别燕难为语,三匝慈乌更有枝。
游子忍能题远志,春风不管怨将离。
负郭三家市,窥城万木村。
水春喧雨急,山烧入云昏。
露草蛇盘径,风林虎啸门。
不羡钓台鱼,不羡西门柳。
但愿青鞋布袜一枝藤,踏遍寒溪西山与樊口。
樊口佳绝临江天,松竹蔚茂鸣风泉。
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
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
王侯贤令尹,心匠巧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