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月窟飞来露已凉,断无尘格惹蜂黄。


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

一朵木犀花,珍重玉纤新摘。
插向远山深处,占十分秋色。


满园桃李闹春风,漫红红白白。

花叶相遮相映。
雨过翠明金润。
折得一枝归,满路清香成阵。

天公不求金,富媪不复藏。


居然土同价,散作草木芳。


英英园中葵,一心倾太阳。

黄衫相倚。
翠葆层层底。
八月江南风日美。

清露香浮黄玉枝,使君未到意低迷。


极知有日交铜虎,可使无情向木犀。

绕篱寻菊,菊犹迟、舍北芙蓉浑未。
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约束奴兵,丁宁稚子,莫扫青苔砌。

天高气肃。
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

香雪碎团团。
便合枝头带露餐。
笑倒那人和玉屑,金丹。

细雨欲催秋晚,幽花已着寒枝。


似我江南九月,西风马上归时。

自从春去忆疏梅,直到秋来数木犀。


不隔幽香微雨细,偏宜小树夕阳低。


无诗可说难言态,有酒应须着意携。

寻香剪得耐寒枝,不羡腰围宝带犀。


塘桂自应同臭味,岩花未可较高低。


秋风易老空成恨,佳客无人莫漫携。

新诗几欲赋幽姿,才浅真惭秃角犀。


未可便教金粟尽,直须看到玉蟾低。


风吹香去天谁管,花趁人来我自携。

夜色无人能画,徐郎挽上寒枝。


仿佛孤山尽处,黄昏月到花时。

海南万里水沉树,江南九月木犀花。


不知谁作造化手,幻出此等无品差。


刘郎嗜好与众异,煮蜜成香出新意。

西湖八九月,秋叶日夜凋。


两山各峥嵘,气与秋争高。


天亦念幽绝,芬芳托孤标。

玉折兰摧事已休,倡条无数绿阴稠。


此花独与苍岩桂,风雨平分万壑秋。

留香欲住正须阴,远引山林却要侵。


绝韵有谁能画得,郎潜诗妙最知心。

故国幽姿想自妍,只今谁与著诗怜。


竹篱茅舍花开处,望断江西眼欲穿。

西湖南北两边山,牢落孤芳不奈闲。


好遣长须挽黄粟,付他桃叶伴云鬟。

高树层阴作翠云,月华霜晕醒馀薰。


人间韵少花俱俗,天上香来世未闻。

拂色青衫不是妆,蕊珠宫里淡鹅黄。


紫罗裳亦元无用,薝卜花应自有香。

特地移藩唤木犀,眼明初见岁寒枝。


临风想像香来处,不到黄昏满树时。

小窗幽绝为谁通,分得清阴落坐中。


可笑森严木居士,肯来相伴竹坡翁。

兰芳九畹是同流,薜荔江蓠格未优。


不为岩花作佳传,灵均空说楚江秋。

异时茅屋东边树,黄粟吹香趁水流。


旋买残枝供燕几,为谁辜负故山秋。

木犀韵胜无人画,合在诗翁阿堵中。


已写幽姿入新句,莫将遗恨怨秋风。

三年身在菰蒲里,手把岩花意惘然。


折得秋芳香满袖,梦魂常绕故山前。

旧日江南路,霜裘晓树间。


无香供晏坐,有梦到秋山。

黄菊无多子,孤芳正要渠。


谁能把秋色,分付木芙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