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退之仙人也,游戏于斯文。


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


顷者三韩使,几为蛟鳄吞。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朔雪玄冬冻不开,仆夫疲病马虺隤。


鬓毛尽向风尘白,往复滇云十四回。

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


真如谢脁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飒飒西风冷。
挂林稍、微茫淡月,碧空澄净。
己被鸡声催人起,落落溪桥幽径。

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


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

二年两度踏京尘,犹喜常逢杜子春。


文学老来从旧日,金兰同好更何人。


身惭随檄终难强,计欲归耕未敢陈。

当年此地。
销魂人记销魂事。
妙舞清愉。

春来曾约醉河桥,深负垂杨千万条。


今日都门相望处,西风乱叶正萧萧。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


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烟雪晚萋迷。
山与云齐。
绿螭骢子背风嘶。
残照渐低迷。
倦马愁嘶。
入门先自拂尘衣。
西山曲折北溪横,百里中无十里平。
道路雨馀多可喜,高田一半有秋成。
以才牵挽自由身,岁暮无家寄海滨。
扰扰满前人一把,纷纷趋事抱千钧。
风掀驼岛波声壮,云倚蓬山雪意新。
天付红颜,便交付、一生愁绪。
浑不管、飘帘落溷,名花无主。
玳瑁才栖梁上燕,胭脂又吼闺中虎。
一片青毡,遮不足、万千风雨。
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
龙虎销残莺燕老,西风一夜南朝。
江南何处不魂销。
乌啼红板路,花落白门潮。
板桥霜色带芳篱,四海才名怅昔时。
流水竟孤琴一曲,临风长见玉双枝。
藏书曝日恩犹在,裹革终天泪总垂。
元夕三宫彩仗随,月华灯彩近瑶池。
连昌故老曾经见,似梦如醒恍自疑。
吉仗凶仪备古今,哀歌仍杂管箫音。
喧阗四海修同轨,未满君王孝养心。
郁郁陵台瑞气多,短箫声裂想悲歌。
西郊泪尽身先返,唯有心随洛水波。
古寺覆寒云,下马聊独往。
四顾无人声,风蝉树间响。
伊人不可见,山风落松林。
形骸没颜色,土丘埋素心。
昼鸟啼无听,潦水高为吟。
名郎摩霄翼,径逐先贤骛。
奇胸如洞庭,中藏万烟树。
忆昨易前期,寒暑亦云屡。
莲塘十亩方,中作长桥渡。
荒荒岁月老,烈烈风雨蠹。
板面拆已穿,梁脊桡而腐。
歌吹扬州惹怪名,兰香竹影伴书声。
一枝画笔春秋笔,十首道情天地情。
脱却乌纱真面目,泼乾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