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造梅花,有许孤高,有许芬芳。
似湘娥凝望,敛君山黛,明妃远嫁,作汉宫妆。
冷艳谁知,素标难亵,又似夷齐饿首阳。

记歌头、辛壬癸甲,乌乌能知谁晓。
梅花不待元宵好,雪月交光独照。
愁未老。

千林落叶声声悲。
听凄惨、江皋雁飞。
难似玉肌,总惊花貌,压倒芳菲。

树头红叶飞都尽,景物凄凉。
秀出群芳。
又见江梅浅淡妆。

烟姿玉骨尘埃外,看自有神仙格。
花中越样风流,曾是名标清客。
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可堪怜惜。

北风花糁枝,春风花糁衣。


青鸟梦中见,畏来花下飞。


岂是得春迟,因缘别春早。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
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
应把朱帘暮卷。

塞鸿来早。
正碧瓦霜轻,玉麟寒少。
昨夜南枝,一点阳和先到。

常记十年前,共醉梅边路。
别后频收尺素书,依旧情相与。


早愿却来看,玉照花深处。

世外佳人幼妇辞,爱春移入背阴枝。


鼙婆进奏玉莲锁,云子劝延金屈卮。


世事尽他无究论,醉怀原自有开时。

小日尝怀橘,闲时且品泉。
洛游尘污素衣旋。
无复士龙笑疾似当年。

凌寒架雪知春近。
闲探处、如相问。
溪流清浅暮云低,玉蓓横斜风定。

屑瑶飘絮满层空。
人在广寒宫。
已觉楼台改观,渐看桃李春融。
幽香冷艳缀疏枝。
横影卧霜溪。
清楚浑如南郭,孤高胜似东篱。
一枝雪里冷光浮。
空自许清流。
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冷艳幽香冰玉姿。
占断孤高,压尽芳菲。
东君先暖向南枝。
菊花开了。
待得梅梢来索笑。
雪色江波。
雪中蓓蕾嫣然,美人莫恨春容少。
化工消息,只须些子,阳和便了。
文杏徒繁,牡丹虽贵,敢夸妍妙。
残雪黏帘,瘦禽啼月,忍寒偏是黄昏。
一水溪桥,阿谁更倚重门。
淡妆缥缈无寻处,向吟边、细诉芳魂。
懊恨春初,飘零月下,轻离轻隔。
重酝梨云,乍舒柳眼,羞人曾识。
已堪索笑寻檐,早准备、怜怜惜惜。
榕林叶暗,见一枝独放,霜华争白。
写我精神惟赖有,萧洒西湖词客。
玉骨清羸,冰容冷落,似恨关山隔。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早春时候,占百花头上,天香芳馥。
寥廓寒分和气到,知是花神全毓。
独步前林,挽回春色,素节辉冰玉。
青青梅子故园春,嚼破微酸带浅颦。
谁信梢头如豆小,意中消息久怀仁。
谢庭疏影已横斜,玉树先开绿萼花。
愿乞一枝清供养,春光分插到寒家。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遥指罗浮坞。
却依稀、烟笼雨润,杏林桃渡。
闻道江南风讯早,花著窗前几树。
本是谢家吟絮。
记怀豪素。
声声合唱满江红,好倩小红低谱。
生怕冻损蜂房,胆瓶汤浸,且与温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