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夜泪闇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


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


初睹银钩还启齿,细吟琼什欲沾巾。


凤池隔绝三千里,蜗舍沈冥十五春。

病来知少客,谁可以为娱。


日晏开门未,秋寒有酒无。


自宜相慰问,何必待招呼。

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


良辰多自感,作者岂皆然。


熟寝初同鹤,含嘶欲并蝉。

三朝巍巍韩侍中,烂然彝鼎书元功。


西戎北狄问安否,九州万里涵春风。


子孙继踵皆将相,我犹及拜西枢公。

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
多时相失万里云,忽又相逢不相顾。


吁嗟吾辈有底忙,怅好年华此愁度。

谁开大仰云,此岂吾力及。


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


衡山卷阴气,海市发冬蛰。

桂林独宜人,无瘴古所传。


北客守炎官,恃此以泰然。


堂高惬宴坐,讼简容佳眠。

山城望月中元夜,天运循环四序周。


顾兔又从银汉灭,磔蟆空抱玉川忧。


清台视梫当箕尾,仙使乘槎隔斗牛。

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
怕听秋声,却是旧愁来处。
因甚尚客殊乡,自笑我、被谁留住。

燕垒粉垣香坠,螀馆蓼花红碎。
行人莫唱水东流,水西流。


柳外画船箫鼓,帘外梅龙烟雨。

陈翁自解西川事,里社浮沉十馀岁。


家中丈室呼已宽,门外扁舟多不系。


春花秋月长有馀,石湖虎丘恣所如。

候吏江头黯尽还,依然真气向函关。


自来河内无如寇,又道征西只一班。


露冕再行三辅雨,除书虚摄九华山。

病懒青山意自如,颇惭文似负吹嘘。


无论孺子曾悬榻,犹忆中郎旧授书。


茂苑棠成初惜荫,武陵花发不通渔。

之子乏时韵,颓然初一丘。


为玄转寂寞,守黑故夷犹。


五岳无禽向,三径有羊求。

镜里蛾眉叹不逢,承恩今际易为容。


一毛吾自先惭凤,五彩而宁仅似龙。


阿阁纷惊初日拥,钟山瞥见庆云从。

斋房寂寂篆烟微,忽有泥金叩竹扉。


一日看花倾白下,千秋奕叶振乌衣。


弹将流水方成是,刖后连城始悟稀。

十载扬雄赋已奇,始来西掖拜恩时。


铜扉夜色宣麻早,阁道春阴视草迟。


赐沐不言温室树,裁篇空忆上林枝。

十载诗相忆,乾坤鬓共苍。


岂期中散驾,来自宠王乡。


凤不题蓬荜,星虚聚草堂。

彭蠡汇大江,洪波浩洋洋。


零雨久滞淫,牛斗摄其光。


匣中双飞龙,生不铲名王。

侯生縻抱关,会计委宣尼。


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

寒霜日夜零,廓落成晏岁。


羁羽坐空条,畴能不愁思。


愁思望故乡,安为久留滞。

大道本何诤,凡情空见憎。


庙廊稀阙事,泉石易为绳。


魔总百相娆,佛还三不能。

占星疏草胜君房,匡鼎揶揄石显忙。


今日中天蒙气尽,可能无意向明光。

七月十五忆黄州,中有豪贤重姓周。


任使纶巾为布帽,也能雄辨压曹刘。

八月漕河正稳流,此时宾从在黄楼。


重扶十载乘骢色,与续千年戏马游。


门为通家收北海,客因长揖礼曹丘。

将星今旦耀中阶,轧轧推轮出禁槐。


银管细书穿月崛,金吾娖队拥天街。


异军偏号苍头子,别校多骑白鼻騧。

来往鱼椷问合离,翻从得代负心期。


谁能纳节仍留滞,尔为攀辕合到迟。


开府转应饶杜癖,腐儒那敢诧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