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提相印代天工,邓国归来耀本封。


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酬恩定得祠黄石,谈道须期会赤松。

篸岭之峰丹翠含,金膏水碧孕重岩。


磨蚁游人陟风磴,骖鸾仙侣坐冰嵌。


三霄宝月悬青樠,千岁玄霜下紫杉。

岁除日又暮,山险路仍新。


驱传迷深谷,瞻星记北辰。


古亭聊假寐,中夜忽逢人。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


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


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

黑帝不卧玄冥宫,再佐真人燕蓟中。
乾坤道尽出壬午,日月重朗开屯蒙。

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

听雨过青羊涧,披云出紫盖峰。


曲曲蜿蜒复道,层层历落怪松。


嵌岩几点靺鞨,拥殿千朵芙蓉。

足下不履头不巾,一衲寒暑长随身。


有酒时过犊鼻子,得钱即散鹑衣人。


马藏阴相任儿戏,熊经外道胡足论。

南阳少妇道人装,皂纱蒙紒白帢方。


口诵弥陀数声佛,手赍玄帝一瓣香。


有女求如南海相,生儿早作绣衣郎。

昔时五龙化五公,口授睡法希夷翁。
恬然一境天地外,晋汉周宋皆为空。


君不见南阳卧龙卧隆中,鱼水万古君臣同。

跻危意方倦,入幽良自适。


岩峦非一态,云日饶奇色。


活活伏流来,泠泠深崖滴。

虚传消息到襄州,济胜唯应踏虎丘。


金作嵾山空弄色,珠悬汉水不成投。


还凭摩诘诗中画,写作宗生卧后游。

均阳雄镇武当山,金阙宏开缥缈间。


龙虎风云环紫极,龟蛇水火閟玄关。


杖藜远道秋行役,幢节层坛晓缀班。

云岩深处独逍遥,海鹤传书昨见招。


月下定逢王子晋,玉笙吹下摘星桥。

辞官身寄楚天涯,石屋烧丹别是家。


七十二峰春雪里,杖藜随意看梅花。

登览君何处,云霞满太和。


身轻鸟外转,心定虎边过。


紫极飘钟磬,丹梯上薜萝。

卓午山头树影高,岂期多幸此相遭。


久嗟寒雁迷书问,共讶秋霜点鬓毛。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

屡到元君观里行,僻居潇洒爱徐生。


花当户外朱英烂,瓜出墙头紫蔓萦。


晓露研朱看篆字,午风敲玉认棋声。

余本丘壑人,失计蹈尘网。
轩冕忽缰锁,风波若流荡。
高羽颠宏罗,奔骖偾归鞅。
去天尺五去人遥,地位清高隔世嚣。
秘阁校书多考索,初筵设醴重招邀。
每看赋雪才无敌,便觉凌云气欲飘。
一归琳馆即逍遥,无复驱驰混市嚣。
载酒每承文士过,斗茶频赴羽人邀。
三清风露从天下,五色云霞匝地飘。
张君瀛洲人,来作武当客。
始来武当时,祇著谢公屐。
弟子百数辈,稍稍来服役。
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
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
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
山走西南气势尊,大神遗迹至今存。
冰横涧下千年冻,云起岩前万里昏。
既有威严彰赫赫,讵无厚福护元元。
张公披发下山来,欲为神州救旱灾。
感召上天垂雨露,指挥平地起风雷。
槁苗再发还堪刈,枯木重荣不假栽。
才朝金阙便言还,自是高风动圣颜。
身作地仙逢盛世,面承天语住名山。
重重台殿空青上,六六峰峦紫翠间。
暂携笙鹤远朝天,尽道丹成骨已仙。
岩搆往来驯虎豹,荷衣著破带云烟。
岁周甲子何曾记,夜遇庚申便不眠。
层台屹立楚天西,曙色遥分石径危。
玉兔已沈千仞壁,金乌飞上万年枝。
露凝仙掌云犹湿,花覆天坛影渐移。
古洞深沈万木遮,洞中初转阿香车。
已知太乙行时令,不觉春光动物华。
甘雨顿青原上草,仙桃渐吐日边花。
山绕琳宫列画图,天然形势一仙都。
翠岚窗户藏丁甲,白昼风云忽有无。
羽客夜归骑一虎,仙禽晓过引双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