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南龙兴寺春晴后,缓步徐吟绕四廊。


老趁风花应不称,闲寻松雪正相当。


吏人引从多乘舆,宾客逢迎少下堂。

诗篇自觉随年老,酒力犹能助气豪。


兴味不衰惟此尔,其馀万事一牛毛。

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


休把青铜照双鬓,君谟今已白刁骚。

老来何与青春事,闲处方知白日长。


自恨乞身今未得,齿牙浮动鬓苍浪。

雪压枯条脉未抽,春寒憀慄作春愁。


却思绿叶清阴下,来此曾闻黄栗留。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


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花作雪花。

城外城中雪半开,远峰依旧玉崔嵬。


池冰绽处才如线,便有鸳鸯浮过来。

南风融雪北风凝,晚日城头已可登。


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

半依篱脚半依城,多傍梅边水际亭。


最是晚晴斜照里,黄金日射万银星。

残雪堆成山数重,悬崖幽窦玉玲珑。


如何借得仙人掌,擎取琼瑶三四峰。

青鞋布袜踏琼瑶,十里晴林未觉遥。


忽复空枝堕残雪,恍疑鸣璬落丛霄。

脚底悲风舞冻鸦,此行真是蹑苍霞。


仰头若木敷琼蕊,不是人间玉树花。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忆昨新春霰雪飞,阶前檐上斗寒姿。


狂风送在竹深处,隔日未消花发时。


轻压嫩蔬旁出土,冷冲幽鸟别寻枝。

艳阳无处避,皎洁不成容。


素质添瑶水,清光散玉峰。


眠鸥犹恋草,栖鹤未离松。

穷腊一尺雪,跨春气逾严。


童仆苦病瘃,庭户无与杴。


日消夜复冻,霰积泥相腌。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等闲。

桂冷微停素,峰乾不遍岚。


何溪背林处,犹覆定僧庵。

老眼今犹见雪明,几番绝景慰生平。


三高祠畔吴江棹,百战军前鄂汉城。


颠沛艰难垂欲死,登临慷慨谩多情。

苍烟黄日久迷离,犹有墙东片月窥。


身外江山还似旧,梦中蜂蝶尽相疑。


东流彻夜银涛急,平甸矜春碧草欺。

回塘曲径偶相依,不拟春归尚未归。


向后生缘随旦暮,当时心绪在霏微。


珠胎含泪禁疏雨,玉骨凝寒傲夕晖。

珍重凋零劫后身,人间还遇可怜春。


和霜和月犹前日,争柳争花非此辰。


睥睨青天悲寂历,淹留丹巘赏嶙峋。

寒心肃肃拥孤清,断岸无心弄晚晴。


旧恨半消随去雁,新欢难待到流莺。


莎丛绿浅愁轻护,藓砌痕欹感易倾。

庭雪半消残,犹存旧腊寒。


春风如有意,留待隔年看。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


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残雪皑皑晓日红,寒山颜色旧时同。
断魂何处问飞蓬。


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

飘树烟零,封阶粉退,馀寒犹冱苔文。
画意无多,寻常埋没芳尘。
斜阳着意相怜惜,是愁心、不耐温存。

春阳漏潜筦,凛气留深殿。


金茎向飞露,碧瓦仍铺练。


寒光寂寞回,暖色依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