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下泳山尖碧云起,添得奇峰三四觜。


老人登楼来看云,下瞰云端在平地。


急呼云师令执鞭,我欲乘此追群仙。

株松个竹已奇奇,那更扶疏荫碧漪。


唤醒渊明千载梦,政缘泸水一篇诗。

不栽繁杏试晴红,不种垂杨拂暖茸。


堂下生涯无一物,月中修竹雪中松。

南皮驶清流,北渚爽金

离忧一何丛,我心一何忡。


紫芳行采采,翠管坐蒙蒙。


开奁熭宝饵,隐几拂雕桐。

归鸿翔泬寥,绪风传䬃沓。


凉氛秀峰期,温盟通海榻。


讵诧彩霞分,终令碧云合。

与子旷参辰,眷言淹晷曜。


婉婉来清扬,娓娓启玄调。


暝宿太华峰,晨理高峣钓。

言笑豁相思,有约当后期。


云峤苔屐并,风檐兰襟披。


衢步拾瑶草,池酌系青丝。

龟以气而寿,龙以仁而灵。


蛇以无足行,蚓以无肠鸣。


大哉天地间,百怪不可名。

翻手成文同舍惊,长安日饭五侯鲭。


只因太史多饶舌,曼倩方知是岁星。

才闻歌板情难忍,支枕呻吟二竖婴。


天上楼成邀李贺,山中石老失初平。

拍岸蒲萄江水碧,柳带挽归艎。
破闷琴风绕袖凉。
蔌蔌楝花香。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夜宿云闲第一峰,一鸡鸣动万山空。


薄餐菜饭留中火,牢著芒鞋踏上风。


高处更无尘隔碍,满空惟有理玲珑。

当时海岭共飘零,颠沛犹存伐木情。


楚泽吟魂疑未死,颜公墨迹俨如生。


眼中乍觉龙蛇走,世上空惭蛙蚓鸣。

腹饱煌煌锦绣章,槐花催逼马蹄忙。
跃然脚板青云上,一笑乾坤六合荒。
云间自昔多才俊,二陆文章著西晋。
君家兄弟际明时,袖然并以能书进。
文皇在御涣纶音,双凤翩翩入翰林。
西北三江带五湖,九山清胜结吾庐。
风烟陆瑁家相近,水石王蒙画不如。
长日林光围几席,有时空翠落衣裾。
虎帐临沧海,龙韬入大科。
禁云留拂麈,天月引鸣珂。
报国孤心急,封侯逸气多。
管密高牙建,参图燧鼓清。
看花鳷鹊观,散马凤凰城。
肘后探符秘,天涯念友生。
舟泛长江一苇轻,棹歌齐发浪花生。
才看帆腹添风力,便觉船头响涧声。
涉远底须登陆路,凭虚真欲上苍冥。
纪实王生在,还因识草窗。
读书名不涉,晓法化能襄。
酉水遗波远,辰山宿草长。
萱草树北堂,谓能忘远忧。
如何念慈母,不置天西头。
楚山高高楚水长,西风晨夕雁南翔。
蜀相隆中昔未遇,管乐自比人争嗤。
乘时不解致真主,掀揭风云那得知。
许身稷契者谁子,冻饿作诗愁欲死。
爱君不能荐,深负百年知。
吴越观风地,秦淮步月时。
清修堪立传,敦厚称为诗。
炉烟袅袅蓬莱殿,天汉澄澄博士槎。
玉节倚云承使命,金函绚日出皇家。
成周礼乐仪文备,异域山川景物赊。
早年青琐擅才名,薇省参知政不轻。
长剑倚天酬壮志,疏钟落月动离情。
夷门山色吟边见,洛社秋光马首迎。
八行宜高选,胡为不享年。
乡闾推往躅,几席积遗编。
俯仰成千古,凄凉到九原。
超然遗象数,非古亦非今。
过我每终日,惟君同此心。
绝编犹可续,折角竟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