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


劫火已镕像,樛枝宁改烟。


根拿怪石入,节驳苍苔坚。

日出树烟红,开场画鼓雄。


骤骑鞍上月,轻拨镫前风。


斗转时乘势,旁捎乍迸空。

我爱先生,其冷者官,其热者肠。
羡康乐宣城,君之家世,蠙珠浮磬,此是家乡。
人道马曹,我知鱼乐,苜蓿堆盘也不妨。

山根受重渊,石脚插九地。


千年无支祈,闭穴守禹誓。


扁舟七日闲,浪作老龙戏。

为忆田园便拂衣,休官退勇似君稀。


尘埃摆脱青衫去,闾里惊嗟白发稀。


南亩稻粱仍岁熟,旧山芝术入秋肥。

楼上鸣钟门夜扃,风檐送雨入疏棂。


老僧坐睡依深壁,童子持经守暗灯。


千里尘埃长旅泊,五年忧患困侵凌。

阴风驾长淮,铁马一百万。


孤舟犯其垒,白羽一挥散。


崩腾中夜雪,千里照组练。

万艘猎猎战风桅,我亦孤舟别岸隈。


漠漠晓云生木末,萧萧飞雨送帆开。


消磨岁月书千卷,零落江湖酒一杯。

雨洗淮天旱始摧,正堪凭远上高台。


萸津菊润斋醅熟,共助重阳辟恶杯。

晚秋嘉树润焦原,楚老相欢万井喧。


须信甘膏皆帝力,使君虚凭黑熊轩。

起部纡两绶,恢恢刃有馀。


既为侍中郎,又复专城居。


无久恋铃阁,早应还直庐。

白发三吴客,清秋泗水边。


官途随老马,归梦逐风鸢。


酒尽寻僧舍,书来问客船。

已料天公作好晴,近山初试一筇轻。


溪平染就縠纹绉,雨急眠惊瀑布声。


醉里梨花俱瘦尽,梦中池草太愁生。

玉皇恩诏别星班,去压徐方分野间。


有鸟尽巢垂汴柳,无楼不到隔淮山。


旌旗渐向行时拥,案牍应从到日闲。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逾陕。

圣途久芜秽,吾衰复谁治。


人乃天地心,三才为纲维。


如何餍糠粕,人人醉如泥。

鸡鸣夙严驾,戴月冒秋霜。


皇命事三陵,于焉肃祼将。


踧踖履神地,草莱愁践伤。

残雪笼晴作冱寒。
北风吹浪过前滩。
远山云气尚漫漫。

鲁儒相悟欲成空,学尽文章不见功。


官自掖垣飘海上,镇从随岸入山中。


尝遭火发瞿云宅,争得天如老氏弓。

府中曾识范功曹,皂盖专城此郡劳。


河兼淮泗增波急,山自荆涂拥雪高。


远客征衣怜薜荔,使君斗酒惜蒲萄。

风尘弹指过,于世已浮沉。


处处双林客,年年五岳心。

薝卜林皆玉,旃檀室是香。


供君鍮石罐,贮月在禅房。

荆涂云一色,淮泗波千里。


山僧不出门,藤蒲对花水。

馆开石壁雪泠泠,下马蓝田是此亭。


大圣塔留开士颂,玻瓈泉勒使君铭。


河西一水城头白,淮曲诸山枕上青。

金门诏许出关遥,淮水乘龙意气骄。


鳷鹊青云随去骑,凤皇新月在鸣箫。


花摇屏烛春开宴,星引天津夜度桥。

陵庙方冬荐,祠官彻晓催。


地当淮水会,山自岱宗来。


亚圉家初造,玄王祚已开。

苍山如巨龟,长淮就吞吐。


石林含霜明,爻卦俨可数。


相传有神物,在昔遭圣禹。

煌煌朱雀阙,金榜瑶宫开。


中有二梵士,巍坐芙蕖台。


秣陵安乐禁,松顶灵禽胎。

天都佳气郁葱葱,转盼江河万斛通。
可但临淮称要地,直因排泗有神功。
僧伽普照灵如在,宝椟都梁翠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