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临济川之层淮,览洪波之容裔。


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漫浩汗而难测,眇不睹其垠际。

来鸿去燕十年间,镜中看,各衰颜。
恰待蒙泉,东畔买青山。
梦里邻村新酿熟,携竹杖,款柴关。

生爱虚名苦辩亡,沦精竭智可哀伤。


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夸古战场。


坟土未干还卜穴,挽声才绝又新章。

丞相初得君,有志重儒术。


乃言天下士,徒此占清秩。


遂惩炫鬻人,忝冒十八七。

稚金避老火,暑势尤骄盈。


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


夫子久倦游,得郡为亲荣。

千骑骎骎簇画辀,高旌大盖五骅骝。


斋中酒美连翩醉,湖上花繁烂漫游。


鸡犬相闻通故里,旨甘不绝奉晨羞。

千骑拥朱轓,青霞昼绣还。


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晓栈流云湿,秋湖脱叶殷。

金马从容乐,问君何所之。


客心彯若梗,亲发皓如丝。


旧学已孤陋,素交仍别离。

十一吾侪一个来。
十人缘绊未心灰。
莫教失脚落轮回。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忧世惟王子,无鱼歌蒯缑。


杀鸡饫贤者,扪虱傲诸侯。


春雨园蔬涉,秋天剑气浮。

万历天子坐明堂,列公百辟何皇皇。


潞河伐鼓云千樯,三吴粳稻色夺霜。


六师饱食欢未央,距跃曲踊唱拍张。

在佛说法时,药王为导师。


太乙操莲叶,下救人阽危。


儒用久寂寞,其功或明医。

自倚杖九节,时携书一通。


石桥照影水,竹槛纳凉风。


高柳参天碧,新莲映日红。

谁谓此池小,远将天汉通。


分明涵列宿,迢递引来风。


松竹凌虚碧,轩窗倒影红。

校雠中秘书,闻子宴城隅。


大第丞相府,主人执金吾。


浮云驻清唱,回雪舞妖姝。

上府爱才天下闻,两君素出将军门。


欲正大冶慰民望,豫排寒风作春温。


不烦束缊资游说,聊复游贤报国恩。

王侯功业等山河,谢傅风流倦燮和。


治第由来处穷僻,赏心曾是极酣歌。


岁寒松竹孙枝在,诗罢池塘宿草多。

秋气迎节至,凉雨乘高风。


车马散北阙,冠盖会南宫。


从吏殆成隐,玩岁复将穷。

河流便当城,峻岭借为屏。


疑在金山寺,凭栏看北泠。

十二阑干百尺台,登临洗尽眼中埃。


沙痕长与水吞吐,桥影不妨船往来。


两岸楼台随世换,四山图画自天开。

九日乡心正郁纡,送君况复唱吴趋。
但将青镜照华发,孤负黄花共紫萸。
文字纵令人激赏,功名且任鬼揶揄。
岁晚扁舟雪霰边,萧疏与君俱可怜。
向来共厄黄杨闰,别后相逢白发年。
觅句剩烦梅作兴,攻愁直纵酒称贤。
涧水相期浣袜尘,交情谁似远公真。
东风晓夜催行客,赢得西山冷笑人。
风吹晴色晓初开,春入郊原绿渐回。
华扁尚馀班政额,危梁谁复济川材。
舟随雪浪穿桥过,人拂烟霏下岭来。
乾坤万丈谁为工,千古开阖罗纤洪。
龙眠巧思小收拾,但见长江浲洞群山雄。
苍烟两岸飞鸟没,丹崖百丈悬寒松。
吕公清德著吾乡,生爱兹山死便藏。
顾我来游虽恨晚,尚思杖屦共徜徉。
不到兹山二十秋,重来山水更清幽。
无因得向岩前住,日日持竿上钓舟。
天公应恐点琼葩,先遣飞廉卷恶沙。
才短谬将身许国,岁寒还是客成家。
故乡亲友驰清梦,老境文书眩碧花。
雪彩鳞鳞照夜徂,化工游戏剪轻酥。
竹声摇破梦千里,蓬迹转来天一隅。
寒压短檠花自落,风惊别浦雁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