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


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


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


宋玉事襄王,能为高唐赋。


常闻绿水曲,忽此相逢遇。

满握珠玑何自来,晴窗初喜拆书开。


信哉天下有奇作,久矣名家多异才。


隔阔经年如许进,超腾它日若为陪。

天雨萧萧滞茅屋,冷猿秋雁不胜悲。


床床屋漏无乾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片云头上黑,淅淅野风秋。


室妇叹鸣鹳,分为两地愁。

檐雨乱淋幔,风悲兰杜秋。


相看更促膝,人老自多愁。

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


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


星星满衰鬓,耿耿入秋怀。


旧识半零落,前心骤相乖。

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


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


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

九畹滋兰静自芳,啁啾谁复认孤凰。


风流岁晚嫌杯酒,文字功深得鬓霜。


敛板君犹能俯仰,倚楼吾敢计行藏。

相逢已叹十年迟,冷淡贫交又语离。


玉笋换班通籍后,黄梅催雨送帆时。


月岩家世犹为县,金濑溪山好赋诗。

海内交情两断金,一官分袂阻登临。


书来恰值看云眼,梦往谁知共月心。


道义只今无捷径,溪山依旧有清音。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楼外疏星印水,楼头画烛烘帘。
凭高举酒恨厌厌。
征路虚无指点。

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
故人玉节有光华。
高会仍逢戏马。

风定滩声未已,雨来篷底先知。
岸边杨柳最怜伊。
忆得船儿曾系。

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都缘水国秋清。
绿房一夜迎向晓,海影飞落寒冰。
蓬莱在何处,但危峰缥缈,玉籁无声。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
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屈子颂匪今,轼也志空寓。


千载伊谁子,后皇锡嘉树。


曾剡剌崇檐,青黄揉广阼。

夹岸千章柳,青春翠浪浮。


如将曲池水,共作绕堤流。


长蛇偃青荫,水鸟悦芳柔。

浮云接地日无光,足力衰迟道路长。


都是小儿能疾走,这场风雨却谁当。

干将一试已芒寒,赤县神州次第安;


建业山川吴帝阙,皖城戈甲魏军坛。


东来玉帛空胡虏,北望铜符尽汉官。


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殷勤致问张京兆,亲引郎星上帝都。


怀县潘郎应更好,不知明主赐金无。

河堤使者酒如泉,仙令婆娑舞膝前。


但使双凫似双舄,不愁元日误朝天。

尚书尺一问潘郎,可是河阳让溧阳。


河阳种花千万树,溧阳祗晓课农桑。

万家大县旧留都,一派中江入太湖。


缩项鱼肥人鲙玉,长腰米贵客量珠。


府分南北寒芜合,桥直东西夜市无。

一日不见山,胸次尘土积。


老来志益壮,清游等畴昔。


钟山草堂古,每恨身微翮。

之子吾同姓,相逢已道南。


春衣雕白苎,佳树长黄柑。


雨淡潜龙寺,天清漂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