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树玉泉寺,肩舁半日程。


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


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


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


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


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

玉泉寺为故净空院。
南齐建元中,僧昙起说法于此,龙王来听,为之抚掌出泉,遂建龙王祠。
晋天福三年,始建净空院于泉左。

寺古碑残不记年,清池媚景且留连。


金鳞惯爱初斜日,玉乳长涵太古天。


投饵聚时霞作片,避人深处月初弦。

山寒天降霜,烟月共苍苍。


况此绿岩晚,尚馀丹桂芳。


禅心殊众乐,人世满秋光。

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


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

庆门叠华组,盛列钟英彦。


贞信发天姿,文明叶邦选。


为情贵深远,作德齐隐见。

高韵双悬张曲江,联题兼是孟襄阳。


后人才地谁称短,前辈经天尽负长。


胜景饱于闲采拾,灵踪销得正思量。

火云如烧接苍梧,原野烟连大泽枯。


谩费葛衫葵扇力,争禁泉石润肌肤。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


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


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重阳还似昔年闲,长啸西来恣往还。


万物经秋凄作气,三杯浇我醉为颜。


徐观松舞情何适,欲叩泉根足未艰。

重驰我马度云屏,醉眼看山又一醒。


玉乳源头皆入酒,仲家兄弟总忘形。


颓然坐石从林泛,莞尔逢僧话性灵。

西北参天著数峰,山门未入已闻钟。


步穷石拂三千界,心醉林花几百重。


欲向巅崖挥老笔,更窥泉影认衰容。

吴山锡杖楚山云,云染袈裟诣县门。


莫怪褰帷不相见,禅机深处付忘言。

岁岁云山玉泉寺,年年车马洛阳尘。


风清月冷水边宿,诗好官高能几人。

湖阴曲曲路还通,绀殿门环四面峰。


寺寂空山灵在磬,鸟鸣远树响传风。


妙明佛性潭相印,禅定僧容鹤与同。

萦波翠荇牵秋恨,泣露红蕖落晓芳。


惟有旧时西岭月,自移阁影过朱墙。

锦缆牙樯天上移,美人争挽绿杨枝。


如今泪洒西风急,采尽蘋花晚欲吹。

贝叶空闻驮白马,金根不复驾苍虬。


当时迎日花如锦,一片人间逐水流。

玉殿珠楼漾水光,翠华来幸拂天香。


高皇魂魄应思沛,时有祥云护此方。

万骑时巡九月回,年年望幸寺门开。


儿童不识髯龙远,犹问君王几日来。

散趾遵萝径,张筵俯玉津。
来凭仙石濑,暂洗客车尘。
灵鸟如听法,文鱼不避人。
金鳞韬隐已多时,寺壁重泥又有诗。
龙若久怀霖雨志,不应蟠屈小方池。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
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
深林三月乱啼莺,寂寞龙宫一沼平。
花落锦鳞霞片片,鉴空潭水玉英英。
斋分法食非贪饵,池对禅关是放生。
天台一锡挂崚嶒,千载何人续此灯。
桂发小山香自远,莲寻白社兴堪乘。
从来吏隐兼忘世,几日官闲得似僧。
堆蓝天外隐松涛,十笏今看驻节旄。
丹壁有梯镌日月,碧霏无梦洗尘劳。
虚传经论藏金刹,何似诗篇映玉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