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寻常圆魄岂不好,竞爱今宵分外明。


明极只知无隔碍,谁言桂树向中生。

纤云扫迹。
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

风高浪快。
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

光异磨砻出,轮非雕斫成。


今宵刚道别,举世勿人争。


征妇砧添怨,诗人哭到明。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玉碗深沉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


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


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


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旗岩。

喜嘉客,辟前轩。
天月净,水云昏。
雁声苦,蟾影寒。

湖水澹秋空,练色澄初净。


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坐当林树看乌绕,望入银河与木连。

昨照桥中阁,今辉驿口沙。


清光迷魍魉,冷晕呕虾䗫。


与水浮诸海,将山碧一涯。

何须剪纸。
依旧一团圆照水。
莫倚空寒。

月出东山之上。
长忆御街人唱。
恨我不能琴。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

月减一分魄,风生万壑秋。


山烟连野白,湖水接天流。


妙语怀支遁,清歌欠莫愁。

沙溆生凉璧月秋,老亲看月子操舟。


虽无王守观灯乐,也类潘郎禊祀游。


风动高荷闻露注,星明疏竹乱萤流。

爱是中秋月满湖,尽贪佳赏亦须臾。

固知万古有此月,但恐百年无老夫。

鸿雁长波空眼眦,鱼龙清影乱眉须。

风雨教春处处伤,一宵云尽见沧浪。


全无片烛侵光彩,只有清滩助雪霜。


烟蔽棹歌归浦溆,露将花影到衣裳。

春风摇碧树,秋雾卷丹台。


复有相宜夕,池清月正开。


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

云际徘徊月,高天不损寒。


三秋今夕未,万里几人看。


霄碧双摇浅,金晶倒晕乾。

龙津秋水涵太虚,今夕何夕光景殊。
皓月当镜星贯珠,河汉倒影垂平芜。


微波漾漾风徐徐,新凉拂拂飘裙裾。

碧树阴圆,绿阶露满。
金波潋滟堆瑶盏。
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琉璃浅。

碧宇净若空,孤轮势欲脱。


廓落四远顾,真能鉴毫末。


星河且尚稀,氛埃岂不豁。

未秋先已作秋光,解为炎天散早凉。


花外尚馀银汉浅,镜中那有碧空长。


虚无玉笛风何处,滴沥罗衣露未央。

月从镜湖来,堕尔荷花杯。


荷花皎如雪,齐向美人开。


露滴罗衣冷,风含玉笛哀。

闲行傍水觉清凉,半刻徘徊百虑忘。

月上园林添秀色,风来池沼送幽香。

红衣露坠莲房粉,素练光凝镜面霜。

戒井铜龙漏水平,玉轮初满物华清。
光连南极星辉正,影泛中天帝宇明。


风来蘋末披轻雾,香湿兰丛浥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