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画史虽非顾虎头,还能满壁写沧洲。


九衢京洛风沙地,一片江湖草树秋。


行数鯈鱼宾共乐,卧看鸥鸟吏方休。

丹青古藏壁,风雨饱侵食。


拂尘开藻鉴,志士泪沾臆。


灵山远飞来,不可以智测。

寿亭侯庙苍山傍,金生画壁真擅场。
只今一百五十载,火旗云马神扬扬。


古来好手吾能说,开元之中三昩绝。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


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山林与城阙,事物不相对。


唯闻秉道义,所处无内外。


趋烦而毁静,此理乃俗辈。

金身十丈不可问,碧山一带相与还。


夜来狮子吼一吼,试问百兽寒不寒。

砚池花落丹水香,步虚白日声琅琅。


江南道士爱潇洒,新粉素壁如秋霜。


王郎酒酣衫袖湿,醉眼朦胧电光急。

两山出没如虎头,争奇角怪不肯休。


一山如龙入云去,一山化作长江流。


崚嶒相雄不相下,欲向人间索高价。

柏林寺中千株柏,蛰月寒虬怒生翼。
谁为吸尽西江水,一吐阿兰双素壁。


永夜旋愁牛汉翻,中堂陡见龙门辟。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我昔大醉清晖楼,烛前醉眼如沧洲。


九华五老将心远,七泽三湘随梦流。


湘纹卧簟清如水,纨扇平头小奴子。

画手非工本亦佳,四时景物寓天涯。
最怜荷折秋容晚,双雁徘徊下软沙。
远水浮天地,孤舟日往还。
到门唯白鸟,举目即青山。
遥忆风尘际,谁知住此间。
沧海谁仙隐,飘然去不还。
天容空映水,云气暖蒸山。
老屋升沉外,扁舟出没间。
何处江山似此佳,看君图画欲移家。
沙边洲渚潮浑没,云里楼台树半遮。
丛桂漫歌《招隐赋》,种桃谁识避秦花。
前辈风流嗟已矣,看山画里跫然喜。
石脚下插江水清,烟岚杳眇群峰峙。
玩图安得随渔人,桃花源上秦时民。
高景山中十八公,轮囷伛偻何龙钟。
苍髯贞操凛冰雪,偃卧丘壑辞秦封。
谷城之老黄石翁,左右驰突两石弓。
我家苕溪山水窟,流寓娄东归未得。
前年避地到乡闾,亲戚欢迎慰岑寂。
长桥崒峍势如龙,下饮大溪垂渴虹。
月桐不似虎头痴,颇学王维爱作诗。
烦君满壁沧洲画,画我萍居听雨诗。
秋路沙晴不起风,长干寺里访卢鸿。
瓦棺已失维摩样,画壁他年看月桐。
画虎不图山,伏来今已久。
皈依此结缘,肯复思嵎负。
画龙不点睛,不是防飞去。
尔乃抱珠眠,传神何定处。
两山灌木带晴鸦,泯泯春流漾浦沙。
隔岸小舟呼不应,碧桃花外是谁家。
松柏双双夹竹青,来游仙客称闲情。
一时幻出谁能尔,四者依然太瘦生。
郁郁相交堪掬翠,昂昂自得若闻声。
酒中别意画中花,梅半残时柳半芽。
我欲桥边添个客,醉眠芳草不思家。
艺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笔端具天人,难以茫昧拟。
致道古仙都,山水丽清美。
秋水蒹葭阔,孤舟自往还。
好音酬去雁,清响答空山。
垂钓烟波里,言怀杯酒间。